第四十五章 两乱化及兵临河(4/5)
:“臣先说在我之三利。东郡与黎阳之间,有大河相隔,便於我军防守,此我之一利;河北於今全境已定,大王赈粮抚民,民心归附,后方稳固,此我之二利;薛世雄、陈敬儿悉知兵之将,加上有长史坐镇黎阳,居中调度,纵守黎阳之兵暂有不足,可以从清河等郡调兵往助,此我之三利。”收回了一根手指,说道,“臣再说在宇文化及之两不利。宇文化及虽兵多,但长途跋涉,粮草不继,此其一不利;宇文化及弑杀昏主,不得人心,两月之间,两起内乱,部下离心,士气低落,此其二不利。”总结说道,“故臣愚见,综合观之,即便我留守之兵,不容易将宇文化及部一举歼灭,但是守住黎阳,当为无忧。”
李善道听罢,赞同说道:“贤兄分析得透彻。我也是这样看。诸位,既有三利在握,二不利制敌,依我判断,宇文化及就算大举进犯,黎阳也应该是能守住。既然如此……”顾盼诸将,“我意,就不遣兵还援,我在河东之军,便接着与唐军一较高下!当前河东局面,尽管因李世民之率援到来,出现了些许变化,可总体言之,我军仍占优势。优势不可轻弃!何如?”
屈突通老成,迟疑说道:“大王,河东之局虽然对我军仍然有利,然黎阳、河北乃我根本,不可不慎。臣愚见,在河东之军,如大王所意,固可不调兵还援,但仍宜遣快马,速令长史等,密切监视宇文化及动向,并尽速从清河等郡调兵增援,加强黎阳守备,以防万一。”
“这是自然。今日我就传檄玄成、文相、君德、王薄等,令增援黎阳和河西岸一线。”
主力离开河北后,河北目前的兵马,大致分成了四个部分。
南边的黎阳是一个部分,此是为南部防区,李善仁为主将;西边的魏郡等地是一个部分,此是为西部防区,赵君德为主将;东边的清河等地是一个部分,此是为东部防区,李文相为主将;北边的涿郡等地是一个部分,此是为北部防区,高元道、王薄和卢承道的从兄等暂为将。
这道下给魏征等的军令,李善道未有假手别人,亲自拟写。写好后,他又亲自落印密封,然后交予了心腹军吏,命当日离营,送去贵乡,叮嘱务必星夜兼程,不得有误。
命令送出,李善道摸着短髭,看了帐中诸人一圈,忽地一笑,说道:“黎阳的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