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恩裳(4/5)
点头,沉思了片刻,然后说道:“拟诏书吧,颜县伯允文允武,卫国有功,赐戟门第,以彰显军功。
河间郡王之子李晦,赐太子千牛备身,绢帛三十匹,康国公之子史仁基,赐府邸一座,绢帛三十匹。”
忽又想到了什么,李二接着说道:“宋国公兢兢业业,朕心甚慰,赐笔洗一对儿。”
长孙无忌等到陛下心情平复,笑问道:“陛下,颜县伯有阵斩之功,从元年开始他担任的一直都是文官一职,如今上战场就得军功,文臣那边怕是开心得不行,颜老爷子得知后怕也很开心。
长孙无忌看了看陛下的脸色,继续说道:“至于宋国公的赏赐,陛下您看要不要臣写文书通知三省,然后找人去给礼部说一下么?”
李二想了想,忽然笑道:“今儿长安的事儿你听说了?”
长孙无忌见陛下跳过这个话题,已经知道陛下的意思,笑道:
“冲儿都要明着告诉萧守规不要动那些东西,因为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这些东西最后的落脚是在哪儿,赚多少,花多少,结余多少,每个月县衙那边都会清清楚楚地列出来。
就连那些扫大街的罪人每月发的钱都写得清清楚楚,真要有问题,那些御史是不会不吭声的,朝中的官员也不会当作是都不知道。
万年县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
这两年的时间内朝廷只有嘉奖出,俸禄都是万年县内库自己出钱给管理衙役发俸禄,结余的钱全部归户部,这些都是清清楚楚的,大家虽然都赚到了钱。
我们都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如今颜白已经不主管万年县了,这种情况如果搁在别的县那铁定出事。
可再看看万年县,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一旦有涉及民生的问题县丞,主簿,县尉,甚至衙役全部待在一起出谋划策商量措施,商量着该如何去执行。
臣甚至听闻,在修缮各坊的破旧屋舍的时候他们甚至把各坊的坊长,以及长者都拉到一起商量如何做事儿。
所以,现在万年县越来越好,东市每月的税收都已经快抵得上以前半年了。
而且这几年来,凡是大事项的支出也会贴公告于东西两市最显眼的位置告知全城,都说这萧守归是萧家的麒麟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