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你们都不行(3/4)
宜寿侯的佳作,期待敢如此夸下海口,以长短句来藐视御制诗文,若真是好文,我将亲自帮宜寿侯扬名。”
他的话音刚落下,就有内侍拿来了笔墨纸砚。
二囡吐气开声:“词名-水调歌头!”
众人一静,这时候二囡深吸一口气,背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上天给了二囡美丽的容颜,但却没有给她一个非常好听的嗓音。
所以二囡的声音不好听,简单地说她说话很中性,跟所有的关中女子一样,说话比较硬。
但读这首水调歌头就很好,别人管不着,但颜白认为二囡读起来就很好。
长短句在如今的大唐是不入流的,不入流的原因不是大家的抵制,而是它不是主流,简单说就是不流行。
既然不流行了,自然受众就很小,大家自然会更加喜欢流行的东西,如五言,七言,御制诗词。
于志宁颓丧地放下酒杯,颜白说得没错,在诗词一道朝廷中诸位大臣果然是难望其项背。
这篇词立意深远,构造独特,情感韵味并肩,境界之宏大,立意之高远,这是什么样的脑子才能想得出来的东西啊。
孔颖达看了三遍,叹了三口气,站起身朝着二囡拱拱手道:
“这一礼并不是给你,而是给你的师父,今儿我算是心服口服,今后谁要是说宜寿侯已经灵气散去老朽第一个不服,一定要上前去呸他一口。”
其余诸位文臣也变得颓丧,酒杯里面的酒也变得没滋味,那会还想破脑袋地想着该如何立意,争取作出一首名篇来。
如今一看,自己想破脑袋都没有想出来的东西,人家颜白随手就把这个东西拿来给弟子开蒙。
估摸着还有,说不定还有比这更好的。
唉,人比人气死人。
没有喝彩声,但却胜过喝彩声,都是眼高于顶的博学之人,都以为彼此之间时辰之道虽有差距,但也不会差得太远,大家半斤八两而已。
可谁料想其中有个变态,一下子让所有人瞬间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