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与王介甫的旧事(2/4)
淹的劝告算起,至此时,历经整整30年的苦读,张载终于开山立派。他创立的门派,后来被称为“关学”,与周敦颐的濂学、二程的洛学、朱熹的闽学,一起并称为“濂洛关闽”,是宋代理学四大主流之一。】
大秦
秦始皇嬴政站在巍峨的宫殿前,目光凝视天幕,眉头微皱。
“勤能补拙?”他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朕横扫六国,靠的是铁血手腕,岂是靠这等苦读之功?”
但当他看到张载38岁才中进士,却仍坚持不懈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此人倒是有几分毅力,”嬴政转身对冯去疾道,“传令下去,凡我大秦学子,需以勤学为本,懈怠者,罚!”
冯去疾躬身应诺,心中却暗自感慨:“陛下虽不屑,却也被张载之勤所动。”
汉朝
刘彻的目光从天幕上收回,心中一时思绪万分:“张载此人,虽非天才,却以勤学苦读成就一代宗师。朕出身寒微,历经磨难,深知勤能补拙之理。他38岁方中进士,却能虚心向晚辈二程请教,此等胸襟,实为难得。”
他回过神来,对自己的宰相上官仪说道:“朕欲在太学立一碑,刻勤能补拙四字,以激励天下学子。你意下如何?”
上官仪躬身回答道:“陛下圣明。张载虽非天才,却以勤学苦读成就一代宗师,此正合陛下重教化、兴文治之策。”董仲舒的级别是上不了朝廷中枢的。
“且陛下如今提倡兴儒教,而张载此人正是后世儒学的大家,提倡其言行,更恰其道也!”
刘彻微微颔首,道:“传旨,着令太常寺编纂《勤学录》,以天幕上张载的言行故事为依据,再收集天下勤学苦读之士的事迹,颁行天下,以励学子。”
刘彻的目光望向殿外,仿佛已经看到了莘莘学子刻苦勤奋读书时的样子了,“朕在历史上太过于重于武事,耽搁于文治,如今朕也要好好的兴教化,为大汉储备更多的良才啊!”
“这才是真正的为万世致太平吧!”
【宋神宗听说帝国还有这号人物,赶紧召见。像问王安石一样,皇帝也问了张载治国之道。
没想到,张载的答案跟王安石差不多,都要皇帝直接对标最高标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