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盘点武庙十哲(1/3)
【公元739年,开元二十七年,唐玄宗追谥吕尚为“武成王”。
为求国内安宁,需要像吕尚那样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忠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又于公元731年敕令天下诸州各建一所太公庙。
并要求以张良配享,又列以十位从祀和六十四位主祭,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每当发兵出师或各将领及文武举人应诏,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
这就是武庙的由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唐代武庙十哲吧!】
秦朝
“武庙十哲?莫非是和儒家的孔门十哲一样的,在华夏军事上有着崇高地位的十个人吗?”扶苏首先想到了同样有十哲排名的儒家,随后又道:“后世之人排武庙十人,应该是想求古之神将的庇护,不知道我大秦的白起将军和王翦将军能不能上榜!”
秦始皇则对唐玄宗设立的武庙的初衷十分不屑,霸气道:“乞求于祖宗终归是不切实际的做法。要想强国,必须先自己强大。”
“设立武庙,也应该是祭祀那些在军事上很厉害的人,而不是想求的他们的庇护!”
东汉
成都的一处公衙里,季汉的众人正聚在一起观看着天幕。
“我大汉开国以来武士无数,不知道能够上榜几个人?”刘备看到天幕盘点武庙十人的时候,嘴里喃喃着:“开国勋臣的淮阴侯韩信,是兵家里无双的人物,还有世宗皇帝时候封狼居胥的冠军侯!”
“到了后汉,我汉家也有班定远那样驱虎吞狼、拓土万里的豪杰!”
“这个武庙祭祀里面,必然有很多我汉家的将军们。”
【他是战国时期七十二名将之一,一人差点灭掉一国,五年之间连克七十余座城池。
论军事实力,他一点也不比战国著名的统帅白起和李牧差,甚至白起、廉颇还曾是他的手下。
此人不仅精通于内政,对外作战更是常常以弱胜强,就连后世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也将他视为自己的偶像人物。
他就是战国时期名将、望诸君乐毅!】
“居然是乐毅上榜!”扶苏以为上榜之人会都是一些灭国无数、战绩彪炳史册的大统帅,万万没想到,第一个被盘点的武庙十哲居然会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