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两代帝王的交心(8/10)
的哀伤,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让他感到一阵心痛。他想要走过去,想要安慰父皇,但他知道,此时的父皇需要的,只是一个人静静地呆着,让他去面对那份深深的悲伤。
雍正皇帝即便在深切的悲痛之中,也仅是流露出微微的忧伤。短短几分钟过后,他那悲伤的神色便被严肃与冷酷所取代,他又变回了那个高高在上、令人敬畏的帝王。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威严气息,那是对权力掌控的坚定,也是对天下苍生的深沉责任。雍正皇帝的这种转变,既是他性格的一部分,也是他作为一代明君的必要素养。
“弘历,你确实非常幸运,因为靖国公宇麟与年羹尧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年羹尧居功自傲,不知收敛,他的跋扈、僭越、贪腐、结党,种种恶行令人发指。正因为年羹尧的种种罪行,廷臣们忍无可忍,纷纷上书弹劾。最后,朕下旨赐他自尽,以正国法。
而在众多战功显赫的将领中,靖国公宇麟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他虽然同样立下赫赫战功,但宇麟却始终谨守君臣之间的礼仪。他低调内敛,对待他人总是谦恭有礼,谨慎行事,从不张扬自己的成就。
宇麟深知,战功虽能彰显一个人的英勇与智慧,但过度的炫耀只会招致嫉妒与是非。因此,他总是保持着一份低调,将战场的荣耀归功于部下的共同努力,以及君王的英明指挥。他的谦恭,使得他在朝堂之上赢得了同僚的尊重和朕的信任,而你弘历则可以继续信任靖国公。
雍正皇帝的话语如同沉重的钟声,在弘历的心头回荡。他深知父皇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意,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期许。他默默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对宇麟的敬佩和对未来的坚定。
“儿臣明白,父皇的教诲如同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我会铭记宇麟的谦逊与忠诚,将其视为楷模,努力成为一位能够赢得民心、驾驭天下的明君。”弘历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雍正皇帝欣慰地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对儿子的信任与期待。他深知,弘历不仅有着过人的才华与智慧,更有着一颗仁爱之心,这是成为一位伟大君主的必备品质。
“你记住,治理国家不仅仅是依靠武力与权谋,更需要的是智慧、德行与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