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禁论篇第五十二(6/8)
危及生命了。这就像在厨房切菜时不小心切到手上的大动脉,得赶紧止血送医院啊!
再来看“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这里的“客主人”听起来挺高大上,其实就是咱们耳朵后面的一个穴位——听宫穴。要是扎针时手法不当,扎得太深,伤到了里面的血管或神经,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轻的可能会变成“内漏”,也就是内部出血或积液;重的嘛,可能就影响到听力,变成“聋”了。所以啊,针灸师傅的手艺,那可是要千锤百炼的!
“刺膝膑,出液为跛。”这里的“膝膑”就是咱们常说的膝盖骨周围。如果扎针不当,导致关节腔内积液过多,那可就不是走路带风那么简单了,而是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成了“跛脚大仙”。这告诉我们,针灸得精准,得小心,不然好端端的腿就给扎瘸了。
“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这里的“臂太阴脉”大概就是咱们现代说的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比如列缺、太渊等。这些穴位靠近动脉,如果扎针时失手,导致大量出血,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分分钟能要人命的!
至于“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如涌泉、太溪等,都是关乎人体元气的重要穴位。如果身体本身就很虚弱,再在这些穴位上扎针导致出血过多,那可就不仅仅是身体虚弱那么简单了,还可能影响到语言功能,让人说话都费劲。这就像手机电量低得离谱时,你还想用它拍4k视频,那不得卡成ppt嘛!
咱们再从“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说起。想象一下,如果你在胸口正中央(咱们现代叫“膻中穴”的地方),一不小心扎深了那么一点点,哎哟,那可是直接“对话”到肺部了。肺部受了点小惊吓,就开始“抗议”了,表现出来就是喘不上气,感觉像是被什么东西压住了胸口,只能仰着头拼命呼吸,那场面,简直是“呼吸也成了奢侈”。所以啊,针灸师们,手可得稳,心得更细,不然这小小的银针,就成了肺部的“不速之客”。
接着咱们聊聊“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这肘部啊,有个穴位叫“曲池”,是气血汇聚的好地方。但要是你在这儿扎针时,手劲儿使大了,让针尖“陷”了进去,嘿,这气血可就不乐意了,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