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十四)(5/9)
的脉象偏快、偏滑,那可能就是“少阳相火”烧得太旺了;如果你的脉象偏紧、偏弦呢,那可能就是“厥阴风木”刮得太猛了。
“壬午、壬子岁”,咱可以理解为某两个特定的年份,那时候的天地气场有点特别哦。接着,“上少阴火”,就像是天空中挂了个大火炉,热得不行;“中太角木运”,想象一下,大地中间长了一棵超级茂盛的大树,风一吹,叶子哗哗响,生机勃勃;“下阳明金”,则像是地底下藏了个金矿,闪闪发光,还有点凉飕飕的感觉。
“热化二,风化八,清化四”,这是说,那年头啊,热气稍微少了点,大概只有两成的火力;风却大得不得了,八成的风力,感觉都能把人吹跑了;而清凉的气息呢,有四成,还算平衡。这就是所谓的“正化度”,自然界的正常节奏。
接下来,“其化上咸寒,中酸凉,下酸温”,这是告诉我们,根据上面的天地情况,调理身体应该吃什么。上面火大,得吃点咸寒的,比如海带汤,既降火又解渴;中间木旺,来点酸凉的,比如柠檬蜂蜜水,酸甜可口,还能疏肝解郁;下面金气重,那就得酸温的,比如山楂茶,酸酸甜甜,还能暖胃。这简直就是一份古代版的“养生食谱”嘛!
但是,咱们可是现代人,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吧?那我就来个小拓展,给你们讲讲,如果把这些理论用到实际的“药方”上,会是怎么个情况。
首先,“咸寒”的药方,咱们可以自制一个“海带绿豆汤”。材料嘛,就是海带50克(没错,就是海里那长长的、滑滑的玩意儿),绿豆100克(夏天解暑神器),再加水适量,煮到绿豆开花,海带软糯,加点盐调味,一碗下肚,保证你火气全消,还能美容养颜哦!
再来,“酸凉”的,咱们做个“柠檬薄荷饮”。柠檬半个切片,新鲜薄荷叶一小把(大概20克),蜂蜜适量,凉开水冲泡,搅拌均匀。这酸酸甜甜的,还带着一丝清凉,喝完之后,整个人都精神了,连加班熬夜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最后,“酸温”的,咱们来一杯“山楂红枣茶”。山楂干30克(就是那个红彤彤的,吃起来酸酸的小果子晒干后的样子),红枣8颗(记得去核哦,不然太甜了),加水煮沸,转小火煮15分钟,加点红糖调味。这茶不仅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