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五)(4/6)
交加”的滋味可不好受。四肢呢,就像被无数只小蚂蚁爬过一样,又麻又痛;腰和背呢,僵硬得跟木头似的,弯个腰捡个东西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咔嚓”一声,把自己给折了。
岐伯接着说:“虽然树木(这里指的是五行中的木,代表生长、条达之气)在春天是应该蓬勃生长的,能量满满,但是呢,它也不能太嚣张了,得知道谁是老大——对,就是君火(这里指心脏的功能,中医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五行属火),君火大哥一不高兴,木小弟就得乖乖听话。”
说到这里,咱们不妨来个小插曲,想象一下,如果木气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君火就是家里的老爸,老爸一发话:“嘿,小子,别太过分了!”木气立马就得收敛点,不敢造次。
好了,回到正题,咱们怎么应对这种情况呢?中医讲究的是“治未病”,意思就是提前预防,别等到病来了才着急。既然是因为少阴不按套路出牌,咱们就得想办法让它回归正轨。不过,别急着找穴位、开方子,咱们先来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疗法”。
想象一下,你站在一片春意盎然的草地上,阳光温柔地洒在你身上,微风拂面,带来阵阵花香。你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哇,那叫一个清新脱俗!这时候,你体内的少阴仿佛也被这股温暖的力量所感染,慢慢悠悠地回到了它该去的地方。当然了,这只是个美好的想象,实际操作起来,咱们还得靠点谱。
说到穴位,咱们不妨按摩按摩“肾俞穴”和“心俞穴”。肾俞穴,顾名思义,就是肾脏在背部的反射区,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这里的寸是中医特有的计量单位,大约相当于你自己的中指弯曲后第二节的长度)。心俞穴呢,就是心脏在背部的投影,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也是旁开15寸。每天早晚,找个舒服的地方坐下来,用双手的拇指或者中指,对着这两个穴位,轻轻地按揉,每穴大约5分钟,力度以感到酸胀但不疼痛为宜。长期坚持,你会发现,不仅身体暖和多了,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
至于方剂嘛,咱们来个简单又实用的“温阳汤”。方子大致如下:
黄芪30克(补气固表,提高免疫力)、肉桂5克(温阳散寒,暖脾胃)、附子10克(温补肾阳,但有毒性,需慎用)、当归1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