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急寻天才(1/3)
李嘉诚从实验报告中抬起头,看着电脑屏幕上持续跳动的数据。凌晨三点的实验室里,只有他和一堆精密仪器为伴。
\"不对,这里的分子构造还是有问题。\"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在记录本上写下新的计算公式。作为新来的研发主管,他必须在香泉图的应用上有所突破。
手机突然响起,是林默。
\"还在实验室?\"林默的声音透着疲惫,\"我看到你发来的邮件了。\"
\"嗯,这批新型纳米材料的稳定性还没达到要求。\"李嘉诚说,\"我觉得问题出在分子层面的结构设计上。\"
\"所以你建议\"
\"我们需要一个量子化学专家。\"李嘉诚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现有团队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够。\"
林默沉默了一会:\"有合适的人选吗?\"
\"有一个。\"李嘉诚打开一份简历,\"张薇,量子化学博士,目前在国做博士后研究。她的研究方向正好是分子自组装和纳米材料。\"
\"联系上了吗?\"
\"发过邮件,但还没回复。不过\"李嘉诚犹豫了一下,\"她是我的学妹,也许我可以亲自去趟国。\"
第二天早上的会议上,林默向团队宣布了这个决定。\"李主管下周启程,同时带去我们的技术合作方案。\"
\"让技术主管亲自出马,值得吗?\"陈雪问。
\"值得。\"林默说,\"现在是关键时期。有了量子层面的技术支撑,我们的产品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李嘉诚开始准备资料。这次出行不仅要说服张薇,还要完成和当地实验室的技术交流。他把近期的研究数据整理成报告,反复推敲每个细节。
周明过来帮忙:\"需要我一起去吗?\"
\"不用,你留下来继续优化控制系统。\"李嘉诚说,\"对了,帮我约一下王工,我有些想法要和他讨论。\"
王工很快来到实验室。作为团队的技术顾问,他对传统工艺有独到见解。
\"我觉得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王工看着实验数据说,\"古人在香泉图里提到"物质相生"的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