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媒体风波(2/3)
大学。在物理系的实验室里,他们见到了这位\"老朋友\"——量子物理学界的泰斗,秦教授。
\"秦老,打扰了。\"林默递上一份文件,\"想请您看看我们的最新研究数据。\"
秦教授仔细翻看着技术报告,不时点头:\"有意思,你们在多粒子纠缠态的控制上有了突破性进展。\"
\"是的,这部分数据还没有公开。\"林默说,\"最近市场上有些质疑声音,我们想请您给个专业意见。\"
秦教授推了推眼镜:\"那些所谓的质疑文章我也看了,完全是外行评论。真正的量子计算技术,不是靠文字游戏就能否定的。\"
\"那您愿意\"
\"我明白了。\"秦教授笑了,\"你们想请我当面对媒体说几句公道话?\"
\"如果可以的话。\"
\"没问题。\"秦教授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就应该还技术一个真相。正好我明天有个学术报告会,可以谈谈对量子计算产业化的看法。\"
回到公司,林默马上召集团队部署。公关部开始联系权威媒体,为明天的学术报告会做准备。技术部则整理了一份详细的实验数据,准备在适当时候公布。
\"林总,有个情况。\"陈芸突然说,\"刚才监测到星创的系统在频繁访问我们的技术资料库。\"
\"访问权限?\"
\"都是公开文档。但他们似乎在寻找某些特定的技术参数。\"
林默若有所思:\"看来他们准备了"后手"。让系统继续记录他们的行为轨迹。\"
果然,当天晚上,又一波质疑文章出现。这次的内容更有针对性,直指量子芯片的几个关键参数。
\"他们是在误导舆论。\"李明远看完文章后说,\"故意混淆了几个基本概念,普通读者很难分辨。\"
\"这正是我们的机会。\"林默说,\"准备一份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解释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明天配合秦教授的报告一起发布。\"
第二天上午,秦教授的学术报告如期举行。会场座无虚席,来自各大媒体的记者将现场挤得水泄不通。
\"量子计算是一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