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突如其来的诉讼(2/3)
这是\"李明远凑近屏幕,\"秦教授早期的研究!\"
\"没错。\"林默说,\"这篇论文详细描述了多粒子纠缠态的控制原理。而星创的专利,本质上就是把这些原理重新包装了一遍。\"
\"但这能作为有效的法律证据吗?\"刘燕问。
\"不止如此。\"林默调出另一份文件,\"你们看这个实验数据记录。\"
众人仔细查看,突然明白了什么。
\"这是我们去年的实验记录!\"李明远惊呼,\"比他们申请专利早了整整八个月!\"
\"而且,\"林默补充,\"我们已经在三个国家递交了专利申请,只是还在保密期。\"
办公室里的气氛为之一振。
\"立即准备反诉材料。\"林默对法务团队说,\"同时,联系秦教授,请他出具技术鉴定意见。\"
\"还有一件事。\"陈芸说,\"我查到那些新加入星创的技术人员,之前都在一家芯片公司工作。而那家公司,恰好是星创的大股东。\"
\"原来如此。\"林默冷笑,\"他们是想用这种方式,逼我们接受收购。\"
\"林总,生产线怎么办?\"张明担忧地问,\"如果真的被叫停\"
\"不会的。\"林默胸有成竹,\"让东南亚的备用生产线加快调试。就算国内生产受限,我们也有后手。\"
\"可是成本会大幅上升。\"财务总监提醒。
\"值得。\"林默说,\"这不仅是一场法律战,更是一场意志的较量。\"
接下来的日子,公司展开了全方位的应对。法务部加班加点准备诉讼材料,技术团队整理详实的实验记录,生产部门则在紧急布局海外产能。
一周后,法院开庭审理禁令申请。星创的律师团队咄咄逼人,声称掌握了确凿的侵权证据。
但当林默的律师提交了那篇基础论文和早期实验记录时,对方明显慌了。
\"这些专利申请存在明显的先有技术问题。\"林默的律师据理力争,\"而且,我们的当事人早在八个月前就完成了相关技术突破,证据确凿。\"
法官仔细审查了材料,最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