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神秘保险箱(2/3)
突然失踪了。而且在此之前,他还在上海、香港等多个城市承接过类似的地下工程。\"
\"会不会是\"陈芸若有所思,\"某种早期的情报网络\"
\"先别猜测。\"林默打断道,\"现在的关键是找到配套的卡带。按照惯例,这种机密存储介质一般会和钥匙分开保管。\"
团队开始地毯式搜索整个房间。突然,李明远的探测仪发出尖锐的警报声。
\"这里!\"他指着墙角一块地板,\"下面有强烈的电磁反应。\"
小心撬开地板,下面赫然是一个金属容器。打开后,里面整齐地放着一卷老式卡带,还有一本做工精良的笔记本。
\"德文手稿。\"陈芸快速翻看,\"是一份设备说明书,记录了保险箱的详细结构和开启流程。\"
\"有意思。\"林默一边阅读一边说,\"这哪里是什么保险箱,分明是一个早期的数据终端。那些按键是输入设备,卡带槽是存储器。保险箱只是个伪装。\"
\"可1937年怎么可能有这么先进的电子设备\"张明仍然难以置信。
\"除非\"林默若有所思,\"他们掌握了某种超前的技术。\"
按照手稿的说明,团队开始尝试启动这台\"古董计算机\"。随着一阵低沉的嗡鸣,保险箱内部的机械装置缓缓转动,发出细微的咔嗒声。
\"准备录像。\"林默提醒道,\"接下来的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
插入卡带,输入手稿上记载的启动序列。保险箱的正面板突然弹开,露出一块做工精良的显示屏。虽然年代久远,但屏幕依然能发出微弱的荧光。
\"这不可能\"在场的每个人都倒吸一口冷气。1937年,不要说液晶显示屏,就连最基础的电子管计算机都还没有问世。
屏幕上开始滚动德文字符。陈芸一边翻译一边惊叹:\"这是一份研究日志,记录了一个叫"量子计划"的秘密项目。从内容来看,当时已经有一群科学家在研究量子计算的应用。\"
\"难怪要这么机密。\"林默说,\"这种领先时代几十年的技术,在那个年代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惜没等团队深入研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