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暗潮(1/3)
清晨的洛克菲勒中心笼罩在薄雾中。林默站在高层会议室的落地窗前,看着远处熙攘的第五大道。昨晚的晚宴像一场梦,但其中暗藏的危机却真实存在。
\"最新消息。\"苏晓月递来一份简报,\"那些二战时期的档案开始在欧洲媒体发酵。有专家声称发现了项目主管早期研究和德国科学家的关联。\"
\"哪些专家\"林默问。
\"主要是两个人。\"李明远接过话,\"一位是柏林工业大学的k教授,另一位是\"他停顿了一下,\"项目主管的老同事,现在在瑞士联邦理工任教。\"
林默若有所思。这个组合很微妙。一个德国学者,一个项目主管的旧友,他们的联手绝非偶然。
\"查查这两人最近的资金往来。\"
陈芸很快有了发现:\"k教授上个月收到一笔匿名捐款,金额高达200万欧元。而瑞士那位教授,刚被某个神秘基金会聘为顾问。\"
\"有意思。\"林默说,\"他们想建立一个技术溯源的学术链条。让质疑看起来更有说服力。\"
正说着,david匆匆走来:\"情况有变。杜邦家族派人联系我,说有些事情要单独谈。\"
\"什么事\"
\"他们发现了一些老照片。是二战末期,项目主管在瑞士的一个实验室工作时拍的。\"
林默眯起眼睛:\"他们想用这些照片证明什么\"
\"说这证明项目主管的研究源自某个未公开的军事计划。如果属实,那这项技术就可能被认定为\"
\"战争遗产。\"林默接过话,\"从而被纳入特殊管控范围。\"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everyone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一旦技术被定性为战争遗产,其商业应用将受到严格限制。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细节。\"李明远忽然说。
\"什么细节\"
\"时间线对不上。\"李明远调出一份年表,\"根据我们整理的资料,项目主管1945年8月才到瑞士。而他的核心理论构想,最早出现在1944年的笔记里。当时他还在中国。\"
\"有证据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