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立春1(2/3)
职时,为什么格外受张寺卿爱重?就因为出身像呀,是一路人。”
张寺卿,说的当然就是如今的大理寺卿张稚圭了,苏令瑜当阶下囚那会儿跟他打过交道,略有了解,此时听钱来提起,却叫她留神几分。张稚圭不光是狄仁杰的上级,在某些程度上说来,更是老师,人有爱才之心非常正常,苏令瑜倒是没深想过别的原因。她当下便没吭声,等着钱来继续说下去。
“张寺卿是明经出身,补任过并州参军,狄御史也是明经出身,补任过并州参军。”钱来用那种“大家都懂”的眼神,朝苏令瑜挤挤眼,“您之前不也是吗。”
确实,苏令瑜是没读书科考过的,晋升走的不是正路,不过她之前用沈青潭的身份赴任,沈青潭是正儿八经的明经出身,也确实补任了并州参军。
他这样一讲,苏令瑜就懂了。明经考试内容比较简单,晋升通道也较为狭窄,因此入朝为官以后,在进士及第的人跟前是低了一头的。张稚圭一个明经出身的人,升官直入青云,做了宰相又兼任了大理寺卿,靠的就是政绩。传说他刚入大理寺,就把陈年积案清办一空,其中虽然不免有夸大的成分,但此人的能力和勤奋都可见一斑。
包括后来很受他重视的狄仁杰,也是个集敏锐与勤勉于一身的人物。当一个下属与长官出身相似、性格仿佛,又同样勤奋肯干,当然就比其他人更容易得到青睐。钱来的提醒也很明显,苏令瑜如今换了自己的身份上任,虽然出身和沈青潭有所差别,但道理是一样的,只要让张稚圭看到她的能力和勤勉,之后的晋升会轻松很多。
毕竟最容易让能吏欣赏的,就是另一个能吏。
只是苏令瑜觉得这事很有意思。
她于长安城而言,固然自始至终是个小人物,所做一切远没到街头巷尾皆知的程度,然而钱来身为大理寺吏员,不论职权大小,本身就已经是这个权力漩涡中的一员。苏令瑜不相信他不知道自己的事。
如果今天来这里的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官场新人,钱来这一番解释和提醒,固然是纯粹的好心,然而换了苏令瑜,事情或许就没这么简单。钱来对她的态度,或许就代表了现在整个大理寺对她的态度。
观望,不得罪。
“反正啊,您踏实干就行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