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新型合作方式(2/7)
论大小,我们统一回收。谁家地里挖出多少,当场过秤记录,年底咱们按比例分红。您看,这法子行不?”
老杨叼着烟袋愣了好一会儿。
袅袅青烟在他布满皱纹的脸前盘旋。
分红这事儿他自然不陌生。
早年间生产队那会儿,不也是大伙儿一起干活,最后按工分分粮分钱嘛?
只是没想到,现在竟又给碰上了。
“巴郎子,那这分红具体咋个分法?“
老杨眯着眼问道,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烟袋杆。
苏阳往前倾了倾身子,掰着手指头给他算:
“比方说您这七八亩瓜地,要是出一百公斤料子,我们按市价八块钱一公斤收,那就是八百块钱直接给您。”
老杨心里飞快地盘算着,旱烟都忘了抽。
这可不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更难得的是苏阳这份实诚,换作旁人,怕是早闷声发大财去了,哪会主动跟村里分这笔意外之财?
“这事俺一家说了不算。”老杨突然站起身,烟锅在鞋底上磕了磕,“走,带你找陈支书去。他点了头,这事准成!”
老杨笑得见牙不见眼,仿佛已经看见那八百块钱在向他招手。
两人穿过几排土房子,拐过两棵老槐树,来到了村支书家的小院。陈支书正在院里拾掇农具,听苏阳又把事情说了一遍,手上的活计慢慢停了下来。
不同于老杨的喜形于色,陈支书显得格外慎重。
他掸了掸手上的土,示意两人进屋细说。
作为一村之主,他得为全村老小考虑。
这好事要是分不匀,反倒容易惹出是非来。
于是从收购价格到分红方式,从如何过秤到怎样记账,桩桩件件都问得格外仔细。
聊完这些事,已经到晌午头上了,三人的谈话也接近尾声。
陈支书咂摸着旱烟,心里已经盘算明白了,这事确实靠谱。
一来,村民们自己拿着玉料去卖,要么被地皮子压价压得厉害,要么进了巴扎市场被人坑得血本无归。
二来,苏阳这人做事敞亮,从不藏着掖着,比那些油嘴滑舌的商人实在多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