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攻打吐谷浑(1/3)
第358章 攻打吐谷浑
随后李世民大喜,立刻想要调拨一批工匠帮李承乾制作这些电灯,可是被他阻止了。
制作这电灯并不需要那些工匠,因为工匠对这东西也是没见过的,倒不如直接在琉璃厂隔壁建造一座电灯厂,临时招募新工人,刚好可以共用运送过去的电力。
当然这发电机的研究得继续,就以之前那些研究发电机九名(原本十名,其中一名被电死了)工匠为骨干,再次扩充了二十名工匠,用于研发和制作新的发电机。
仅靠一台发电机显然是不够以后用的,而且李承乾希望这发电方式能朝多元化发展,除了水能外,火能,风能、甚至太阳能都最好能搞出来。
当然太阳能这种对于现在来说过于高端,李承乾也不敢确定能不能搞出来,火能发电并不算很难,就是需要比较多的燃料,可以进行研究。
至于风能也是较为适合长安本地的一种发电方式,因为长安的风相当大,想要带动叶片旋转,用以发电也不难,只是需要跟这些工匠们进行科普,让他们理解这方面知识。
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李承乾就投钱在琉璃厂附近又建起了一座电灯厂和一座发电机研究和制造中心,慢慢将电力开始普及到长安。
又是一个月过后,五行山那边的小六带着人开了两辆蒸汽汽车来到了长安。
这回这两辆烧煤油的汽车算是让李承乾亮瞎了狗眼,因为已经超过了1900年代那种汽车流行款式了。
到处加装了玻璃,有油门,有刹车,有制动,有雨刮器,除了其中一辆是皮卡样子以外,其他都很不错。
而且听小六说,那辆之所以要改成车斗,就是为了能多带一些煤油和新研发武器过来,怕李承乾不够玩。
李承乾只能说,这手下很贴心,这车斗运送了一箱箱煤油估计用几年都用不完了,毕竟这时代没什么地方好玩,顶多就是能开着这车去扬州溜达溜达。
小六告诉了李承乾一个好消息,他们搞出来那种能拆卸弹夹,并且能连发的枪械了,也就是根据李承乾给他们的那仿ak47图纸制作的。
不过这仿ak47的枪械连发比较容易卡壳,经常打上几梭子弹就会卡壳,就稳定性而言,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