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支线投票/与顺治的科普小课堂】(1/2)
------
本世界我看到了好多宝宝不喜欢看强取豪夺线,所以这里开展了投票(认真jpg)
作为我的衣食父母们,你们有决定走向的权利(毕竟我有两条线的存稿)
1女主被强取豪夺后入宫屠龙,后期康熙可能不是强取豪夺,自愿当小三线
2女主不被强取豪夺,未入宫,康熙上位后辅政大臣为博果尔,康熙小三线(别管,康熙不是小三就是小四)
投票截止日期是今天晚上之前,因为明天发的就是线的分支了。
关于顺治
其实后世很多对于顺治是有误解的,究其根本是大家伙都觉得顺治是被孝庄压制的一个皇帝,可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翻开清实录与清史编年第一卷,大家伙就能发现,其实从多尔衮死后,孝庄的地位就开始下降,直至第一次废后的时候,顺治的权力到达巅峰,更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八王议政。
比如说,董鄂妃出身于正白旗,也就是多尔衮隶属之下的人,可顺治宠爱她的原因很大部分是为了削弱两黄旗的权利。
自多尔衮死后,正白旗群龙无首,而上三旗之首便是皇帝。
而此时的两黄旗中有不少的满洲勋贵,比如说
摆脱了多尔衮的制约之后,顺治在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比如说,顺治九年,为加强君主集权,取消了诸王、贝勒、贝子管理六部事务的权力。
顺治十年,为缓解满汉矛盾,下旨“以后凡是进奏章,要满汉侍郎一起参酌共同来奏”,不顾群臣反对,坚持重用洪承畴;铸造十三块铁牌,立于十三衙门口,警示宦官不得干政。
而这个十三衙门便是学习朱元璋的。
可以说,顺治在清朝所有皇帝中是最贴近汉人的一个皇帝,但他仍旧有自己的缺点。
比如说,以汉抑汉。
但我们也要说明,在多尔衮死之前,也就是十四岁之前,其实顺治是根本看不懂奏折。
也就是说,顺治正式执政后,他不仅仅要学习前朝的事宜,还要压制此时的孝庄。
顺治八年之后,所有的军国大事几乎都是顺治一手办理。
其实孝庄并不是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