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年后生活,要办粮本(5/6)
他,阎解成有补贴。
对于何雨柱来说,这件事情并没有对他产生太大的影响。他家只有两口人,而且他平时在食堂吃得很多,所以总体上来说,他的生活还算富裕。
而许大茂则更不用说了,他独自一人,没有家庭负担,自然是非常富裕的。吴春明的情况也类似,他们两口子还没有孩子,因此经济状况相对较好。
而易家更是没有问题,一方面易中海的工资较高,另一方面聋老太太还有额外的补贴,这样一来,他们的生活压力就小了很多。
厂子这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杨经理带来的人员逐渐适应并融入了新的岗位,接触的工作也越来越多。
娄半城对此感到十分无奈,因为当前的形势和政策就是如此。他听说这次是社会主义改造,意味着未来所有的财产都将归属于国家。尽管他不情愿放手轧钢厂,但他也明白自己只是在做最后的挣扎。
毕竟,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辛苦创办的厂子呢?然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他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
伴随着光阴的流逝,杨经理在厂内的地位与日俱增,越发显得举足轻重。当然,这其中自然少不了上方对娄半城施加的压力。
倘若真要让他与娄半城直接对抗,恐怕他无疑会成为输得最惨烈的那个人。然而,厂里发生的这些事情,对于底层的职工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食堂依旧照常运营,李雨泽继续担任着食堂主任一职。这个情况令何雨柱感到十分欣慰,毕竟若是更换了主任,谁知道将来会出现什么样的麻烦呢?
何雨柱曾听师父讲述过丰泽园内的往事,那时公私合营引发了诸多纠纷,如果不是上级出面解决,恐怕丰泽园早已关门大吉。
这也是何雨柱师父选择离开的原因之一。相较于熟悉已久的经理,新上任的人往往喜欢指手画脚、胡乱指挥,简直就是在胡作非为。
还好,轧钢厂作为重点单位,国家很重视,来之前可都是做好工作了,这次谁要是掉链子,事后可别怪翻旧账。
开学后,几位老师又来聚会了。相比于过去,今年还得拿着粮食来,毕竟这几个人可是能吃不少呢。
这让闫阜贵看的直流口水,不过他也不敢上去。他可是打听清楚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