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这狗贼该碎尸万段(2/3)
霉了,他不上来踩一脚,都算是良心发现了。阜康学校虽然开了好几年,但只是培养了一大批会计和工程师,也都是小吏,没有实力。
唉,自己到底是根基浅。如果硬干,也不是不行。直接挥兵南下,先占了建康,然后攻占临安,逼赵构禅位,或者干脆自封皇帝。
江南也没人能挡得住自己,但最后就是天下共讨之,成了侯景第二。当然也许比侯景强点,还可以逃到北方投奔高全,但那就凄惨了。
其实自己别说当皇帝,就是当宰相,现在也搞不定。文官那么多派系,自己连科举出身都不是,唯一可以依靠的反倒是琅琊王氏和陆家范家等士族。除非皇帝全力支持自己。
这样就完全违背了自己推翻士族统治的初衷,还沦为士族统治的工具。这样对发展工业化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形成阻力。能靠垄断权利和土地坐收暴利,谁还费劲去搞工厂?
想来想去,还是当副宰相并掌管财权吧,用年把财政系统都安插好自己的人,然后再当宰相。他忽然开始理解曹操、司马懿等人了,篡位也要有耐心啊。桓温、王敦等多少权臣想篡位,最后都没成功。
看到虞允文答应了自己的条件,王有志也松了一口气,这样他就成了主战派的第二号人物。他也告诉了虞允文,准备安排高全和李显忠收复汴梁和洛阳,自己准备奉诏回江南。
虞允文对此表示赞成,不过他苦笑着对王有志说:“江南输送的粮饷已经断了,我们怕是不能给高李二帅什么支持。”
王有志对此倒是早有准备,他笑着说:“那帮投降派奸臣也就这么大本事了。我早就把粮饷运输外包给阜康物流了。这个不怕,阜康有天下最大的碾米厂。
彬甫兄准备怎么办?是跟我一起回去,还是跟高全他们一起去收复两京?到时候:犹当下同郭与李,手提两京还天子。千古留名。”
这句诗是讲要学习郭子仪和李光弼(当然也有人认为是指李泌),收复唐朝的两京长安和洛阳。北宋的汴梁和洛阳也是两京,非常应景。
王有志又开始抄诗了。他记得在后世网上看到曾国藩的诗中有这一句,气势非凡,于是就记住了。跟虞允文聊高兴了,顺口就说了出来。
虞允文听了一愣,竟然双拳紧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