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海运(1/3)
但对于李诹而言,十年,不过是起步而已。
因为十年后的李诹,也不过才十岁。
若是按照夏元吉的想法,当今圣人御极三十载,那李诹也要做三十年的太子,才能够看到自己登基的希望。
三十年啊,这足足是一代半人的时间了。
到那时候,李诹的儿子,都得十多岁了。
好事在于在大唐前期避免了大唐幼儿园的诞生。
坏事在于,当三十岁的李诹对着铜镜看到了自己双鬓中出现的白头发和那个似乎是青春永驻的父皇以后,心中会不会生起什么想法。
作为神的子嗣,却没有遗传到神的本质究竟会有多么绝望。
未可知。
............
泉州,如今的大唐最大的造船厂和最大的舰队统统都在这里。
在朝廷的规划中,这里也即将成为大唐未来最为繁华的地方,依托着海运的利润快速繁华起来的泉州,说不定都能取代江南的名字,成为中原王朝最为出名的销金窟。
哒,哒。
一重一轻的两声脚步踩在地面上,跟在这双脚步身后的,是数十位略显局促的脚步声。
画面上抬,一个瘸腿的朝廷官吏正带着自己的下属视察着准备首航的货物以及航行储备。
“国公爷。”
谄媚的声音响起。
“按照您的吩咐,这些日子新采摘来,还未成熟的橘子装箱后,每条船都按照大小人数不一分配了数十箱乃至数百箱橘子,并且每箱橘子,都按照您的吩咐,铺上了新鲜马尾松针。”
想着那些青橘,他颇为可惜的说道:“其实再多些日子,这些橘子便可以成熟了,那味道要比现在的涩味好不知道多少倍。”
“橘子可以等待成熟,但是风向不可以。”
杜构走起路来,肩膀高低不等皆是因为他的瘸腿导致的。
虽然一个瘸子,在唐朝是饱受诟病的,但没有人敢因为杜构的走路不雅而说些什么。
这不仅是因为杜构的腿,是因为是在登州和莱州海域剿匪时,左腿筋被针梁鱼嘴戳断,是工伤。
更是因为杜构是当朝皇帝的童年玩伴之一,你敢嘲笑杜构,那真是离活着很远了。
而且杜构也是泉州的最高长官,在汉朝的二元君主制影响还没有完全消散的当下,嘲笑自己的上官,坐任自己的上官被嘲笑,都是被人唾弃的举动。
“不抓住这转向的风启航,不知道要多花费多少力气。”
杜构看着眼前装载着橘子和马尾松针的箱子,等到船上的新鲜果蔬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