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投唐一念起(1/3)
洛阳城中,民部门口徘徊许久的马车终于要散去了,在调拨了大量人力的情况下,民部也是耗费了数日才将刚从倭奴运过来的真金白银统计出来并归档。
九十二万七千五百一十二两。
相当精确且庞大的数字,只需要等这个消息发酵一会。
便会有一个预料之中的声音在朝廷中传播开来。
财帛动人心这句话,可不是空口胡说的,汉人广大且富饶的领地,自然也不是签到送的。
在亚洲的版图上汉人所占据的地方,都是周边邻居可望而不可得的富饶领土。
而几乎是扩张到极限的领土,不管是从向北向南还是向西向东,都几乎不可能再扩张了。
因为向北是天气越来越寒冷,土地硬到种不出来什么作物,冬天冷到石头都要被冻碎的冻土。
向西是“沙河热风如焚,驼骨白若星斗”的黄沙胃囊。
向南“春蒐之军,入山百人,出山半数为棺。”的瘴疠迷宫。
向东..就更不用说了,若非是李承乾有着超出时代局限的眼光,大规模航运还要等到因为无法一统,导致丧失了燕云十六州等北方地区,只能想办法开拓海权的大宋呢。
在农业社会,无法从耕地中获取足够利益的地方,都是偏远的不毛之地,根本不值得费力气治理。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毛之地,也能变成富饶之地。
如宋代蜀锦贸易让贫瘠川西成为财富枢纽,清代晋商更用茶叶把蒙古戈壁变成商道...此类举动。
而如今从倭奴运来的大批真金白银,也是让朝廷上的衮衮诸公,将倭奴这个穷乡僻壤之地,当成了会下金蛋的鸡。
在倭奴的矿产被挖干净之前,来自中原的贪婪目光,都不会消失在倭奴的上空。
“和我们之前想象的一样啊,我们的国家...变成了上邦贵族口中丰腴的肉。”
“这些开采自我们领土的金银,最终也变成了杀死我们国家的利器。”
发出此等言语的,便是新鲜出炉的大唐留学生苏我入鹿。
他在入学以后,便换掉了以前的装扮,改成了大唐时行的发型和服装,试图融入大唐,做一个本地人。
虽然他极力挺起腰板,试图让自己的气质大气起来,但那股来自将小地方的局促感,还是让他与洛阳本地人格格不入。
这种格格不入的气质和蹩脚的口音,让他在国子监的生活分外的难过。
地域不同都会遭受歧视,何况种族不同呢?
这让苏我入鹿更坚定了心中的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