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重生不长智商82(1/3)
他这个师傅和徒弟,报价还不一样,我去尝了一下他这个师傅的手艺,还真不错,有自己特色,不过这个世界的何雨柱有件事很清楚,那就是谁内谁外。何雨水的儿子,就是他亲外甥,可以继承他的全部家产,包括饭店和房屋,而贾梗这个继子,何雨柱只找人给他安排了一个开车的工作,而且开的还是黄面的,也就说,贾梗已经开了二十多年的出租车了,应该是看我是外地人,所以给我绕路了。
他和秦淮茹也是完全的貌合神离,至于易中海活的滋润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大家只是住在一起的邻居,易中海甚至嫌弃贾梗在院子里闹腾的慌。纯粹就是这老小子退休之前是八级工,八十年代初,响应国家号召,退休了,结果杨厂长这人把厂子玩垮了之后,被钢厂接手,又重新聘请回去担任技术顾问,现在老了,路都走不了了,厂里给他请了二十四小时驻家护工,每天推着他出来遛遛弯,九十多的人了,日子过得相当舒服。
要不说老杨是个神人呢,咱们之前说过,有些人,把一个正常经营,或者说蒸蒸日上的工厂经营到赔钱,绝大多数都是为了私吞掉这个工厂,但是老杨这个人,还真没这个想法,他是真心想着把厂子做好,结果努力来努力去,大名鼎鼎的红星轧钢厂居然在八十年代看到了破产的影子。没办法,钢厂下场救市,顺便让老而不死的老杨退休了。
八十年代,修路,修桥,盖楼,建工厂,哪里用不到钢筋,说句实在的,在厂长这个位置上,拴条狗,红星轧钢厂都垮不了,人家就愣是玩儿垮了。怎么垮的,说白了还是人才断档,八十年代知青回城需要工作,城里的年轻人也需要工作,主要是没工作,谁嫁给你啊。这个时候,就有大量中流砥柱级的工人,才四十来岁,正当年的时候,为了自己孩子的工作,开始办理病退。
然后这批人流向了乡镇企业和合资企业,厂里的中坚人才没有了。厂里的效益肯定受影响啊,这个时候他居然不想办法留住易中海这种人,虽然他已经七十了,但是指导个徒弟还是没有问题的吧,反而积极响应上面的号召,推进易中海这一类人的离退休事宜。这么一来,厂里一堆青工,能发展才怪呢。
他有看到人家也是这么干的,结果厂子居然发展越来越好,他有点着急了。实际上,人家发展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