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因地制宜才是好方式(2/3)
,黄牧市、云州市,人口众多,需求量大,距离我们陆风县也不远,完全也可以切入进去嘛,是不是也去跑跑?
还是那句话,大家不能坐在家里等靠要,要转变观念,政府有关人员要主动走出去,帮助我们的养殖大户建立销售渠道,初期困难点,后续顺了之后,他们自己就可以直接联系了。”
随着谢凌风的讲解,在座者包括霍天明、吕厚才等,都两眼发光,仿佛眼前金光闪闪。
谢凌风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路:政府引导、指导、帮助,为农户找到渠道。
“第二、充分利用秋平镇的地理优势。
刚刚我说过,我们秋平镇与工业园区相邻,现在园区正在走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我谢凌风也有信心带领工业园区在未来两三年里取得良好的成绩。而要想做大做强,真正成为我们陆风县发展的火车头,仅仅依靠园区现有的人力物力是远远不够的。
我觉得,我们秋平镇完全可以成为工业园区的有益补充嘛。
大家都听说过姑苏市,它下面的坤阳市好几位企业家就是我们工业园区的投资商。但姑苏市是怎么发展成为现在全国第一的地级市的,大家知道吗?”
在座者纷纷摇头。
“姑苏市距离沪市很近,它就将自己定位为沪市的后勤基地、后花园,为沪市提供各种物资保障。同时,沪市的房价很高,绝大多数在沪市工作的人根本就买不起房子,他们纷纷就到沪市买房安家,每天沪市到姑苏市的高铁就像公交车一样便利,几分钟一班次,大家都是先到站台上去等车。”
说到这里,谢凌风扫视了大家一圈,
“大家觉得,我们秋平镇是否与姑苏市类似?”
大家都点了点头。
其实谢凌风当初在武义镇的时候,也是参考了姑苏模式,将武义镇定位为平城县县城的后花园,他一手打造的小平山生态旅游项目、码头、物流中心,就是为县城服务的,并且初见成效。
而秋平镇也具备类似的条件,但缺陷就是其与县城中间隔了个工业园区。
因此,谢凌风给秋平镇的建议是,做不了县城的后花园,那就退而求其次,作为工业园区的后花园可不可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