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文人风骨(2/3)
士子们则是一片欢腾,原本颓丧的情绪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兴奋与自豪。
有人忍不住高声喊道:“高兄大才!此诗当刻于楼上,流芳百世!”
杨维桢老先生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说道:“高公子此诗,确实胜过《岳阳楼晚眺》,不仅意境深远,且情感真挚,堪称千古绝唱。老夫今日有幸得闻,实乃三生有幸。”
陈明微微一笑,拱手道:“楼主过誉了,晚辈不过是偶有所感,随手写下,不敢当如此盛赞。”
南国的那位士子此时已是无地自容,他咬了咬牙,终于忍不住开口道:“此诗固然不错,但……但也不过是占了地利之便,若是换作我南国的张含在这,未必不能写出更好的诗篇!”
陈明闻言,依旧神色淡然,只是淡淡一笑,道:“诗无国界,文无南北。若是南国的才子真有佳作,陈某自当虚心学习。只是今日之事,不过是文人之间的切磋,何必太过计较?”
他这一番话语刚刚落下,就如同平静湖面上投入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在场所有人都不禁为之动容,目光纷纷聚焦于他身上,眼神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许之意。
“高公子不仅才华横溢,更是胸怀宽广,实在令人心生敬意啊!”人群中传来一声赞叹。
杨维桢老先生也点头道:“高公子所言极是。文人相轻,本是常事,但若能以文会友,互相砥砺,才是正道。”其眼中尽是对陈明的认同与赞赏。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南国士子眼见局势已然完全倒向对方,心知此番争论自己已是一败涂地,只得面色悻然地紧紧闭住嘴巴,再也不敢多言半句。
而原本就不喜欢在大庭广众之下卖弄炫耀、出风头的陈明,此刻自然更不会落井下石,去刻意嘲弄对手。
这样有失风度之事,他向来不屑为之。况且这首诗本就不是出自他口,因此也就没有那种志得意满之态。
至此,这场小小的风波算是平息下来。
既然事情已经了结,继续在此逗留显然已无太大意义。
于是,陈明转身面向众人,双手抱拳施礼,准备带着身旁的姜楠离开此地地。
然而就在这时,杨维桢老先生却突然出声喊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