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交公粮(2/3)
点点头表示没错。
“准是这个鬼丫头出的主意,一会跟好了,遇到别的村里人别搭理,注意安全!”他点点李晓,虽嘴里嫌弃还是不放心地交代几句。想想自己村里这么多老少爷们都去了也没啥担心的也就没再说什么,转身吃饭去了。
凌晨四点十分,胜利大队的送粮队伍正式出发。打头的是村里的两辆骡车,赶车的还是还是刘大爷和老根叔。
接着是两头大黄牛拉的板车,旁边是两位大叔拉着走。其中一位是翠花婶子家的男人柱子叔,另一位李晓不认识但有些面熟。四辆车上都堆了不少麻袋,但也不会太多,村民们都心疼村里的这几头牲口,不舍得压坏它们。
紧接着就是人力挑担了,大队长和支书打头,刘会计跟在后面。记分员是个女生所以没来,排在后面的就是村里的汉子了。都是壮劳力,每人每担起码都在一百二十斤往上,有的力气大的甚至一百五六。
知青们排在后面,老知青有底,新知青出发前都让他们试了试,看能挑起多少斤。其他人都还行,一百斤左右没有问题,只有祁墨轩摇摇晃晃根本不行,最后减到八十斤跟周平一样。
最后还有三四个村民挑着担子似在保护这些知青。队伍两旁还有好几个村里十四五岁的半大小子打着火把给大家照亮,李晓她们也被分了一个火把让她们跟着男知青的旁边。
远远看去在这深秋的凌晨,长长的队伍就像一条游走在山水间的火龙。何其壮观!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受到这个年代的质朴,农民的不易,还有他们为国家做出的无私奉献。
没有他们辛勤的耕耘,特别是城市户口的居民,连基本口粮都不能保证,有钱有票又有什么用?
队伍陆陆续续往前走去,李晓她们也紧紧跟在一旁。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大冷的天许多人的额头上都冒出细细密密的汗。
知青们更是如此,特别是祁墨轩和周平,脚步都开始有些虚浮。李晓看的是直摇头,周平那小身子板就不提了,祁墨轩一个高高大大的大小伙子居然这么废?还是太虚。
又过了一刻钟左右,前面传来休息的指令。大家这才赶紧放下担子休息一下,纷纷从身上或者布袋里摸索出水壶或者竹筒喝水。李晓她们也一样,坐在路旁的石头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