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石拱门(3/5)
在汉代,工匠们运用智慧,将糯米浆、桐油与石灰等材料巧妙融合,制作出的这种 “三合土”,其硬度超乎想象,历经千年岁月洗礼,依旧坚如磐石,丝毫不逊色于现代混凝土,牢牢守护着古墓的秘密,抵御着外界的侵扰。
顺着青砖延伸的方向极目远眺,百米开外,一座巍峨耸立的石拱门闯入眼帘。
此拱门高约五丈,由一整块青黑色花岗岩精雕细琢而成,冷峻的色泽仿若吸纳了千年幽光,散发着神秘气息。
其表面阴刻着极为繁复的云雷纹,线条蜿蜒曲折,似在诉说古老的隐秘。
门楣上方,一块巨大石匾高悬,上书 “幽冥界” 三个篆字,每个字皆有半人多高,笔画苍劲古朴,透着岁月沉淀。
凑近细看,字的边缘凿着无数细小孔洞,密密麻麻,分布规整,显然不是自然形成,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小孔极有可能是某种机关的触发点,稍有不慎触碰,恐将引发难以预料的危险 。
更诡异的是,拱门两侧各立着四尊石兽。
这些石兽周身刻满了奇异纹路,纹路中似乎有暗绿色的荧光在隐隐流动。
它们前肢粗壮有力,虎爪般的趾尖深深嵌入地面,后肢却呈现出鱼尾的形态,鳞片栩栩如生,仿佛在轻轻摆动。其头部雕刻着人脸,五官扭曲得近乎变形,嘴角咧至耳根,露出尖锐的獠牙,眼眶里嵌着两枚圆形的黑曜石,黑曜石表面仿佛蒙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在月光下泛着幽幽冷光,好似在暗中窥视着一切。
当我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最右侧石兽时,心脏猛地一缩,在它那满是裂痕的嘴角处,竟挂着半截褪色的红绳。那红绳的材质、编织纹路,似与鲛人腕间佩戴的别无二致,刹那间,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脊背 。
此刻,青铜瓮的震动愈发剧烈,沉闷的声响仿若远古巨兽的咆哮,震得人心头发慌。
瓮盖缝隙之中,缕缕青烟如蛇般蜿蜒渗出,在空气中诡谲地盘旋、扭动,渐渐凝成一只只细小的虫形,周身散发着幽绿的微光,透着一股子说不出的诡异劲儿。
我脑海中瞬间闪过闪过一个怀疑,“养尸虫遇阴则聚” 会不会是这样?
抬眼打量这拱门后的区域,四周弥漫着湿漉漉的雾气,寒意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