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这兄弟俩怕不是串谋好了(2/4)
人也不敢再多说。
扶苏也是疑惑地看着赵凌,赵凌难道不是要对付他吗?
怎么感觉赵凌是站在他这边的?
他公然反对赵凌的政令,这无疑是对赵凌皇帝权威的质疑和打击。
赵凌竟然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
话已至此,扶苏只能继续说道:“其三,士族门阀以及诸子百家争先恐后地救济百姓,给其钱财和粮食。”
“此会让百姓不劳而获,好逸恶劳,长期以往,何人还愿开荒垦地?”
“百姓都有钱财,钱币的价值也会降低。”
赵凌眼底闪过一丝异彩,扶苏当真是不简单啊,这问题他是想到过,但他在后世狩猎极广,见识也非当今绝大多数人可以比拟的。
扶苏竟然看到了这一点,真是叫人佩服。
说白了就是,相当于有钱人在政府的怂恿下散财散粮给百姓,如果穷人就能获得救济,那么谁又愿意辛勤地劳作?
等着发钱发粮不就完事了。
可能你辛辛苦苦干一年,还不如穷人躺着等救济来得多。
特别是当穷人都有了钱,又不劳作,钱币的价值就会失去意义,造成通货膨胀。
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经济危机,若是恶性循环下去,大秦的经济就会迅速崩塌。
扶苏的话说完,朝堂之上一阵议论纷纷。
有科农院的学子是跟着赵凌学经济学的,早就看出了这一点,他站起身来,对赵凌行了一礼,道:“陛下,臣以为,扶苏公子言之有理。”
科农院的官员都是赵凌的门生,也是他的嫡系。
赵凌当了皇帝之后,这些人也直接从一介白丁进入朝堂。
“冯瑜,先等等,朕知你早就看出倪端,朕现在想问问扶苏,可还有什么问题,若朕非要实施此政令,可有改善之法。”
冯瑜是赵凌的得意门生,他的心思缜密,被赵凌也教得很好,赵凌也相信冯瑜有解决的办法,但他现在想看的是扶苏的才干。
自家学生有什么本事,他这位当老师的还能不清楚吗?
扶苏和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看向冯瑜。
什么意思?
科农院的官员是赵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