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落幕余晖-力不从心(2/3)
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地方上的各项事务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发展。当他回朝复命时,武则天亲自召见了他。
在朝堂之上,狄仁杰详细地向武则天汇报了地方治理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他毫不避讳地指出,某地存在豪强勾结官府、鱼肉百姓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和人民的生活。
狄仁杰言辞愤慨,对这种腐败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并主动请缨彻查此事。他坚定地表示,一定要将这些不法之徒绳之以法,还百姓一个公道。
武则天对狄仁杰的勇气和决心深感赞赏,当即批准了他的请求。
狄仁杰回到地方后,迅速展开了调查。他雷厉风行,毫不留情地打击豪强势力,严惩贪官污吏。在他的铁腕整治下,当地的社会秩序得到了根本性的好转,百姓们拍手称快。
当狄仁杰再次回到京城复命时,武则天看到他面容消瘦却眼神坚定,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她对狄仁杰的表现非常满意,对他的才能和品德给予了高度评价。
还有那一次,朝中举行官员选拔,本应是公正、公平的竞争,但却有一股舞弊之风在暗中悄然滋生。这股不正之风如瘟疫一般蔓延,威胁着朝廷的公正和清明。
狄仁杰临危受命,肩负起彻查此事的重任。他毫不畏惧权贵的压力,毅然决然地展开调查。他深入官场的黑暗角落,一路追查到底,毫不留情地揪出了数位参与舞弊的重臣。
在朝堂之上,那些被揭露的大臣们妄图狡辩,企图掩盖自己的罪行。然而,狄仁杰早已准备充分,他将如山的铁证一一罗列出来,让这些大臣们无法抵赖。他的言辞犀利,逻辑严密,每一句话都如同重锤一般敲在那些大臣们的心上。
武则天坐在龙椅上,默默地看着狄仁杰据理力争的身影。她深知,此人乃是大周朝堂的中流砥柱,他的公正无私和对江山社稷的忠诚,是朝廷得以稳定的重要保障。
狄仁杰一生举荐贤能无数。有次,武则天为宰相之位人选发愁,狄仁杰思索后,举荐了一位出身低微却才学出众之人。旁人质疑声起,狄仁杰却坚定道:“陛下求贤,当唯才是举,出身何碍?”此人上任后果然政绩斐然,朝堂众人对狄仁杰的识人之明钦佩不已。
然而,狄仁杰终究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