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胡侍郎奇闻飨圣上 吕尚书卸责罪同僚(3)(2/6)
尽职的结果,是大明上应天意、下得民心的写照,故朕愿意和列位爱卿一起为大明贺喜!”
“为大明贺喜!为大明贺喜!”殿内、殿外是此起彼伏、激荡寰宇的贺喜声。 待众人声音稍稍平息,吕震又奏道:“皇上虽谦逊,也是不世之功,臣建议文臣每人至少一篇文章颂祝,诗歌辞赋不限;臣还建议皇上封禅泰山,让千秋万代铭记皇上的丰功伟业。”
永乐呵呵一笑:“颂祝的文章就写这榔梅灵芝吧,这封禅之举就免了,天下还有水旱饥馑之灾,朕之德行还不足以封禅……”
“秦皇、汉武之功不及皇上十之一,封禅泰山,普天同庆,万世之后有谁不记?臣之意就是让后世永记皇上功德……”
“朕意已决。”吕震急于表白,却被突然的厉声打断了。看得出来,他今日的话皇上句句受听,多日来积聚于胸中的郁结之气终于可以舒缓一下,连那个纠缠了他多日的死 鬼尹昌隆在他的喜气之下也逃得无影无踪了。站在第一位,领群臣朝贺,那是多大的荣耀! 他就爱做这露脸的事,到了泰山,他依然是群臣的领头雁。所以,他听从心腹祠祭司郎中 周讷的提议,想努力促成皇上到泰山封禅。但永乐自知甚深,于封禅并无半点兴致,遂打 断了吕震的话。
“颂章篇篇,已是过头,既有灵芝图在,朕也就恭受了,再行封禅,岂不是置朕于鼎镬之上,是何居心?”
本是一团和气、喜气洋洋的朝班,因着吕震的话,永乐却急转直下,面色冷峻,出言讥诮,令人不寒而栗,朝堂立时陷于一片尴尬之中。
“臣知罪,”解铃还须系铃人,好在吕震像个变脸的魔术人,前驱几步,跪下道,“臣 一片丹心,上接日月,只一时糊涂,尽想喜事了,哪能比皇上,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故险酿大错,听凭皇上处罚。”言毕,伸长脖子,一副罪恶深重、引颈就戮的模样。看着他 那个乖张相,皇帝差点笑出声,大臣们也被感染了,殿堂的气氛一时又恢复了。
“起来吧。”永乐语气缓和了一些。吕震习惯了皇帝的喜怒不常,皇帝也习惯了吕震 的厚颜无耻,不管是多么严厉、尖刻的话语,这个礼部尚书都能承受,且承受得天衣无缝、 顺理成章。
“北宋时,”永乐还想说说他,“真宗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