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时候到了(3/5)
\"未知殿下驾临,未能远迎\"
很快,档案堆积如山地送到了王子案前。翻阅几份重要记录后,他心中已有定论:
大魏帝国堪忧!
自从皇帝统一诸侯之后,推行了一系列标准化政策:统一道路轨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以及货币。
换言之,其他诸侯国流通的钱币都得回炉重铸成新的。
依据国家法令,全国人民必须使用这种新币。
其背后原因很简单:年年征战耗空了国库。
这就相当于现代某个超级大国通过印钞转嫁本国财政负担给全世界。
以各国货币的实际金属含量为参考可见:
比如燕齐两国的刀币含铜达30克,三晋的布币含铜20克上下,楚国的蚁鼻钱稍轻,但仅有3克,然而楚地主要使用黄金货币“郢爰”。
我国的新币呢?
正如其名,平均含铜8克而已!
当全国强制推广这款新货币,且规定与旧币同等价值使用时意味着什么?
掠夺!
随着新币大量流入,贬值和通货膨胀随之而来,皇帝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收集销毁天下武器铸造十二金人!
因为当时的兵器基本是青铜制品,这样既能削弱各地反抗势力的武装力量,同时回收了大量可用作铸币的铜资源。
货币流通稳定之后就是大规模移民富户,建造长城、修筑道路、开发灵渠和建设皇陵等等庞大的政府工程项目!
一方面彰显国力,另一方面靠行政手段强力刺激gdp增长。
由此,新币的价值快速上涨,被迁徙到京城数十万富豪家庭为了避免资产缩水,纷纷卖出家乡田产房产换成新币储存起来。加上国人传统的储蓄习惯,造成新币供不应求,再次提升其购买力。
于是,
当货币值钱而货物
门外的廊道中,治粟内史李然、奉常周正、太史令陈宇以及刚赶到的御史大夫张衡低声交谈着。他们对目前的情况有些困惑。
\"陈宇,你之前不是说殿下要修改史书吗?\"张衡皱眉问道。
\"要是不改,找我要史册做什么?\"陈宇硬邦邦地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