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储备粮可万万动不得啊!(3/5)
引来了巨大的蛟龙,所以河流两岸的田地无人敢去耕种,于是就渐渐荒废了。
赵广之所以将这块田地改建为种植园,也是基于类似的考虑。
河水中潜伏着大蛟龙,这意味着百越籍的奴隶无法轻易涉水逃走,而道路的另一边,则散布着秦人的村落。往南,则是南海郡的官府所在地,临尘城。
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修建几道篱笆墙来划分界限就足够了,完全不用担心奴隶会逃跑。
蒙毅骑马跟随在胡亥身后缓缓前行,目光所见,是一片片按照秦律开垦的田垄,纵横交错,笔直而有序!
他隐约觉得,在秦律的熏陶下,似乎所有人都染上了一丝强迫症的症状。
不仅田地如此整齐划一,那些临时搭建的营帐以及正在修建中的竹屋,也同样如此规整一致,大小统一,井井有条极了!
“公子,如此看来,从百越和中南半岛换来的稻种,难道不可以马上开始播种了吗?”蒙毅满心期待地说道,脸上浮现出笑容,“说实话,长这么大我还真没见过人种稻子哩!”
听到这话,胡亥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他示意手下拿来一份简牍递到蒙毅手中:“你自己看吧。”
蒙毅接过一看,这是一份从咸阳发来的奏章,上面还保留着中书令的印记封条。
中书令?这是皇帝亲批的内容?我看看合理吗……算了,公子你抗责任就好……蒙毅打开简牍后发现,这是胡亥请求允许在南海试验栽种稻种,并希望从咸阳调拨农具和混凝土物资的文件。
始皇只批准了农具的调拨,还强调要建立登记名册,由官方严格管控,无论是镰刀还是铁锹,必须做到当日借用当日归还,如果主管官员疏忽,则依秦律处罚。
至于混凝土方面,文件里丝毫没有提到,显然是不会得到批准。
文件最后一行,是对种植稻种一事作了批复,只简短写了三个字:问农户。
蒙毅略感疑惑,眨眨眼询问:“公子,陛下这是何意呢?”
胡亥稍带窘迫回答道:“开始时我和都尉也对这个问题不明所以,后来便向负责田地耕种的小吏请教了一番,哎……”
胡亥叹了一口气,这让蒙毅焦虑得坐立不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