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李寒笑数典论古,美髯公改头换面(2/6)
说到这里,李寒笑突然转身,目光如电,可他几个儿子埋骨沙场时,天子已经脱离了幽州之险,正与那宠妃潘美的女儿在赏雪!赏雪啊!我看他该去赏血,就是杨家的血!
李寒笑伶俐的眼神让朱仝简直不敢面对,正在此时,“青面兽”杨志突然抱着一个包袱走进了正大光明殿。
“寨主,我的家传宝刀,你真的取回来了?!”
杨志看到了李寒笑手中他那口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宝刀,不由得声音颤抖了起来。
“说到做到,你看看!”
李寒笑一边说,一边把刀递给了杨志。
“是了,是了,我祖爷令公医此刀护佑中原黎民百姓,我却拿它卖了……”
杨志小声埋怨起自己来,但也不忘了李寒笑叫他来的意图,把包裹放在了那桌安之上打开。
此刻,桌上温着黄酒,酒香里混着奇楠香,“青面兽”杨志在案头摊开卷泛黄兵书,页脚处批注密密麻麻,字迹刚劲如刀刻。
此乃杨延昭将军手书《御辽策》。
李寒笑指尖点着某页朱批,此处写着忠义在保境安民,非在朝堂虚名。
朱仝细看笔迹,想来正是杨延昭杨六郎当年的亲笔手迹,李寒笑又说道,昔日杨文广将军镇守代州时,为救五百流民,不惜违抗枢密院撤军令,却因擅开边衅被夺去帅印,你现在还信不信杨家的家训便是忠义在民不在君这七个字?
此时山间的风正吹拂在了李寒笑在交椅旁边摆着的半卷《春秋》,书页正停在晋灵公不君篇……
朱都头可知这壶来历?
李寒笑斟茶入盏,递给了朱仝,朱仝看去,青瓷杯底赫然刻着大观年号。
朱仝瞥见杯壁裂痕用金漆修补,猛然想起这是徽宗赏赐蔡京的御品,后来蔡京转赠了朱勔,乃是李寒笑等人在朱家庄园里面,“活闪婆”王定六顺手牵羊拿取的。
朱仝默而无语,李寒笑则是开口道,商纣造鹿台时,比干剜心谏曰忠在安民不在媚上。可叹七窍玲珑心,终被弃之荒野喂豺狼,裂纹恰似心形……与此瓷杯何其相像,若不是纣王昏庸无道,又何来的武王伐纣呢?”
李寒笑的话,朱仝明白是什么意思,此时雷母的童谣隐约传来:摘星楼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