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最后的数据包(1/3)
医院的恢复期并不平静。各个国家的情报机构接连派人前来,试图了解这场惊心动魄的量子战争。但在方雪的建议下,陈明暂时对外封锁了大部分信息。
\"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她解释说,\"人类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现实。\"
确实,虽然大规模的量子态觉醒被阻止了,但部分实验体还保留着特殊能力。如何帮助这些人融入社会,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看这个。\"雨燕带来了最新的数据分析报告,\"我们在"蜘蛛"组织的服务器里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那是一份未完成的研究日志,记录了大量实验数据。但真正引人注目的是最后一个加密数据包,它的保护等级异常之高。
\"这不是普通的加密。\"林的声音通过量子态网络传来。他的意识仍在修复中,但已经可以进行远程交流,\"像是某种生物锁\"
陈明仔细检查了数据结构。这个包确实带有生物识别特征,但比普通的dna匹配要复杂得多。它需要一个完整的量子态意识作为钥匙。
\"会不会是\"方雪若有所思。
她将自己的量子态与数据包共鸣。出乎意料的是,锁并没有打开。但系统给出了一个提示:\"需要原始样本。\"
\"原始样本\"众人面面相觑。
\"等等。\"陈明突然想起什么,\"李医生临终前说过,他是第一个实验体。\"
\"但他的量子态已经消散了。\"雨燕说。
\"不一定。\"方雪说,\"量子态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转化。当时李医生是在引导能量进入太空\"
她立即连接了空间监测网络。果然,在南极基地上空的极光中,隐藏着一些特殊的能量波动。那是李医生留下的最后印记。
\"我们得想办法把他的量子态收集回来。\"陈明说,\"但普通的设备根本无法承受这种能量。\"
就在这时,木星计算节点传来了新的讯息。它提供了一个远古文明的技术方案——用量子态共振来重构消散的意识。
\"这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持。\"方雪分析道,\"而且必须有人亲自到太空中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