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决然西行兮,契丹悠然闻(下)(2/5)
颇有些类似于藏传佛教,他们的农民都是奴隶,但依旧心安理得的接受命运的安排,除非将其压迫太深,否则一辈子会为了地主老爷的幸福操劳一生。
托卡耶夫极为讨厌弗拉基米尔人,如果是基辅公国攻陷了梁赞,兴许他还会留下来,不过弗拉基米尔人就不同了。
原因也很简单,除了“平原人”对“森林人”的鄙视,自然也有弗拉基米尔大公国与梁赞大公国世代为仇的原因。
野猪,那是托卡耶夫对弗拉基米尔人的蔑称。
房间里飘荡着肉香味,原来是托卡耶夫正在壁炉里烤着一只野猪腿。
这在伊教徒眼里显然是十恶不赦的存在,但幸好此时的库曼人刚刚皈依伊教没有多久,信仰还没有后世那样坚定,加上哥萨克人骁勇善战,便容忍了托卡耶夫的做法。
托卡耶夫最大的苦恼是婚姻问题。
逃出来的农奴、罪犯囿于宗教问题不能娶伊教徒为妻,只能退而求其次求娶还信仰着多神教或者萨满教的玉里毕月乌人、巴什基尔人,这两种人显然也看不上哥萨克。
于是他们只能接受库曼人从花拉子模人那里弄来的原本信仰祆教或者景教的女奴,当然了,景教徒他们是最喜欢的,祆教毕竟相去甚远,景教嘛,虽然被西方世界称为异教徒,但在东正教徒眼里依旧是基督徒。
不过时下景教徒大部分都在大食人、突厥人的统治之下,为了那惊人的什一税,他们正在大力减缓这些人皈依伊教的速度,也是,都是真主的子民了,还有谁为他们操劳?
于是,能拿到奴隶市场上发卖的景教徒非常少,大部分都是祆教徒,以及被某派伊教徒称为异教徒的小众伊教徒。
托卡耶夫虽然是农奴哥萨克出身,却有罕见的洁癖,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女奴,于是他三十多岁了依旧是孑然一身。
平日里除了打仗、劫掠,唯一的爱好就是打猎了,打猎后便狂饮烈酒,后世那种高度酒自然没有出现,更多的则是葡萄酒,幸亏里海附近都盛产葡萄,酿酒也很有名,托卡耶夫这个爱好倒是很好地满足了。
野猪腿烤得肥油滋溜直冒,肉味顿时弥漫了方圆半里之地,托卡耶夫没有别的调料,蜂蜜、食盐就是唯二的存在。
托卡耶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