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皇商旦夕成戍卒,大汗重兵入昭苏(5)(3/5)
“哦?说说看”
“大汗,原本这里都是伊教的天下,不过大辽帝国建立后,原本隐藏于地下或者将寺院建在偏远处的僧人渐渐活跃起来,上次东喀喇汗国惨败于大辽之手后又在战后条约里明确不能压制佛教”
笔者按:这也是后来屈出律为何能在东喀喇汗国大肆推广佛教的原因,不光是他为了迎合浑忽公主而突发异想。
时下喀什噶尔-姑墨城-押尔牵(莎车)一带的伊教自然早就深入人心,但原本笃信佛教的于阗一带依旧有不少佛教徒。
这些人原本都是在暗中信教的,西辽国崛起后便渐渐起来了,耶律直鲁古再是无能,能在与东喀喇汗国的战事结束后在战后条约里规定这一条无论是有心无心,都是功莫大焉。
无他,于阗国尉迟氏\/李氏确立的以佛教为国教的国策对于那里民众的影响并不是光靠杀戮能够完全消灭的。
喀喇汗国崛起后,曾将这里的僧人屠杀殆尽,还让所有的民户改宗伊教,但信仰问题岂会旦夕而改?
也就是后世蒙古人几个汗国成立后,汗国大汗为了稳固地位皈依了伊教,进而逼迫民户彻底笃信才让天山南北完全变成伊教的天下,原因也很简单,与回鹘人相比(高昌回鹘、喀喇汗国的上层都是回鹘人),蒙古人更残暴。
“于是,隐藏于地下的某些佛教大佬便露出水面了,其中更有一人原本已经逃到沙州一带,更是举家迁回于阗”
“此人俗家名字叫李嘉,据说是于阗国国王李圣天后裔,又叫尉迟嘉,进入于阗后颇受一些人的欢迎,李嘉终生未婚,将自己家产全部变卖后在于阗城重建了大光明寺”
“大光明寺?”
“不错,此寺本是于阗国有名的国王李圣天所建,该国灭亡后便改成了清真寺,李嘉再是厉害,也不可能将此寺又改成佛寺,只能另寻地方修建”
“于阗城夹在黑玉河、白玉河之间,城主显然不会允许他在城池内以及附近修建,最后李嘉便只能在下游白玉河与黑玉河交汇之处修建,时下已经建成了,据说僧众云集,当然了,主要来自西夏的沙州”
沙州,后世敦煌。
律庆点点头,“细作去过尼雅城吗?”
阿柴部的少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