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药香之家(5/6)
他打开左上角第一个药斗子,里面有一个锦盒,锦盒里有一整支全头全须的人参!
半个世纪过去,人参依旧明黄清亮,须尾分明。据说当时爷爷抬出过三颗上品人参,一颗被他送给了远在美国的师父司徒忆非,一颗他自己配药用了。这颗是他送给奶奶的,奶奶一直没舍得用。
不知它还有没有药性,但都绝对不能动,这是爷爷奶奶两个人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见证。
★★★★★
谷雨后,白露前,人参娃娃红线牵。采挖行放山,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放山。依不同季节称为青草市、韭菜花市、小夹扁儿市、大夹扁儿市、青榔头市、花公鸡市、扫帚头市、黄落伞市、红榔头市,直到下枯霜为止。
四月入山,谓之放芽草市;五月进山,谓之放青草市,六月寻山,参花正开,谓之跑红头,是挖参的黄金季节,称为放红榔头!
进山采参,一般是多人搭伙,称为拉帮。华龙飞进帮伙子,很容易、很特殊。只要棒槌抬出来,够上品货,多贵他都要,不披分手。
进山时,有一个大伙都信得过、且有丰富放山经验的山里通当把头。这个张德禄就是参把头。入山时,采参人都带着小米、咸菜和炊具。进山后的第一件事是选好地场,在窝风向阳山坳里用树干、树皮搭个窝棚,以备居住。除了搭人住的窝棚外,还得再搭个小窝棚,这个小窝棚是用来供奉山神爷的,这是挖参这行特有的规矩。
因为深山老林气候变化无常,野兽时常出没,为了保证挖参顺利,供奉山神是件最大的事。
千百年来,上山打猎、挖参、采药的年年不断,在长白山上留下不少窝棚、马架子、地窨子。有些常来常往者,甚至在山上盖起了像模像样的房子,清一色的圆木,连皮都不剥,有的枝丫处还带着绿叶。
房间里用具一应俱全,缸里有米,梁上有肉。采参者进得屋来,别问有没有人,只管吃,只管住。临走时,在灶坑里抓把灰撒在门口就行,主人就知道来过客人了。
照山里的规矩,晚上想找地方住宿,清亮亮地喊一声:“有亮子吗? ”如果有人回:“房上瓦,台烘着!”那就是收到邀请了,尽可去住。这是山里惯用的唇典。”
寻找人参时,采参人排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