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永乐盛世,差在西洋?(2/4)
【华夏的政治千古以来讲究“和光同尘”】
【地方官员遇到灾荒首先选择的是欺上瞒下,都是选择隐瞒不报,一旦瞒不下去了才汇报。】
【这个问题困扰了诸多统治者,就连朱元璋也是以杀止之,履兴牢狱。】
【朱棣为了应对这种问题,选择制定规矩,凡是地方发生灾祸,必须限期内奏报,一旦晚奏治罪。】
【如果地方官员隐瞒,其他人上报,则隐瞒者治罪,上报者嘉奖。】
【官员相互监督,致使政令下放到地方,大明的经济快速的恢复。】
……
明·太祖时期
朱元璋看着这个官员相互监督的办法,眼睛闪烁。
这是一个好办法啊。
在此之前帝王都是增设新的机构用来监管地方官员。
比如明朝时候的锦衣卫。
新增就意味着权力斗争的扩大,也意味着新的财政支出。
但是官员相互监督就很实用。
斜眼瞥了一眼朱棣,这小脑瓜子还挺聪明啊。
这一眼让朱棣身躯一抖,娘的又要挨揍了。
都快ptsd了。
西汉·武帝时期
刘彻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就这样恢复民生便能支持五征漠北?
朕!不信。
我这才打了几次,大臣们就叫苦连天,说什么没钱了,亡国了的话。
就连桑弘羊的头发都白了一半了。
况且我还有我爹我爷爷留下来的家底,你有什么?
你大明有多少耕种田地?
国家每年能收多少税?
刘彻转念一想。
看来这下西洋是真的挣钱啊。
汉武帝来回踱步,船咱没有,那其他国家有没有?
朕可以从陆上出兵,征服那小的国家,借船下西洋嘛。
等朕西洋归来,国家有钱,百姓富裕。
世界诸国都知道我大汉的威名,届时我岂不为十大帝王之首?
况且有钱了朕别说打到北冰洋,就算打到那弹幕所说的欧洲也没问题啊。
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