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心境(3/5)
,不想露怯。
店小二摆好酒菜之后,道:“贵客先品酒,掌柜的稍后就到。”
赵轩颔首,等店小二退下,倒了三杯酒一杯摆在自己身边,其余两杯摆在左右。
此为君子不独,出自《酒神录》中的君子独饮,叹无知己。
《酒神录》是一位喜欢饮酒的史官,记载的各种关于喝酒的趣事。
说是一位大儒年轻的时候不习经典,被称为离经叛道,连喝酒都找到知己。
后来交了两个朋友,虽不能称作志趣相投,但此二人对腐儒之道也是深恶痛绝。
对敢于反抗权威的大儒很是敬重,在这位大儒之后证道的过程中也帮了不少忙。
等到这位大儒证道,开创了一个新的儒门学说之后,自己成了权威,往来示好者不断。
知道这位大儒喜欢喝酒,就找来美酒宴请,在没有当年一个人喝酒的清冷。
大儒也逐渐被红尘俗世忘记了初心,直到两位朋友死后,大儒幡然醒悟。
从此闭门研究学说,后来证道成为了儒圣,坐镇人族气运。
每每想起死去的故人,大儒就拜上三杯酒,意为和两位故人同饮,
后来逐渐发展成一门规矩,当一个人到酒楼喝酒的时候,酒楼会给三个杯子。
让赵轩想起自己前世的时候,自己家乡有些老一辈的喝酒前,都先倒出一些,说是老天爷和土地爷先喝。
杯酒入喉,赵轩忍不住吐了口长气。
初入口带着一缕香甜,入喉似吞了一口水龙,清凉无比。
但转瞬水龙化作一道火龙,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之后火龙又化作一股清香,直奔脑海。
而后又往转反复,久久方歇,当真是千回百转。
这酒不是凡品,是真正的灵酒,酒中不仅蕴含着灵气,还有酿酒者的心意。
应该是一位修行者还是酒道修行极深的修行者酿造。
《百业录》记载,凡圣业有五,非五不立。
就是需要明悟五种心境,才有成圣的可能。
一为安乐心,二为奋勇心,三为繁华心,四为荣耀心,五为红尘心。
只有粮食充足,才有余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