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东方魔都(2/3)
成博物馆了。
在礼查饭店的繁盛时期,其西侧百老汇路对面是百老汇大厦,南侧隔苏州河与上海外滩建筑群相望,紧邻的黄浦路边,集中了美国、德国、日本、苏联等十余个国家的领事馆。沿百老汇路向东直到提篮桥,当年是英资和日资的轮船码头,如公和祥码头、汇山码头。
1906年,因外白渡桥改建钢桥,须让出部分饭店土地,同时,外滩上另一家外资旅馆汇中饭店(pace hotel)已经开始新建六层楼房,由于它位于南京路外滩的黄金地段,给只有2层楼、又位于苏州河北岸的礼查饭店带来生存压力。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同年礼查饭店也拆除旧楼,重建为一座5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建筑面积为8100平方米。由于仍难以与汇中饭店媲美,于是紧接着又在该楼前面再建造一座豪华的6层大楼。这座大楼在1910年竣工,四面临街,占地443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平方米,钢筋混凝土和砖木混合结构,风格为新古典主义式样,拥有繁复的大弧形拱窗以及成排的爱奥尼立柱,灰色外墙,转角处屋顶上建有塔楼,拥有维多利亚时期的回廊式中庭,采用开放式的天窗进行上采光。
新的礼查饭店共设有客房200多套。礼查饭店的历任经理大都有过做船长的经历,所以该饭店的许多设施都仿照船上的式样,如饭店的走廊,油漆得好像客轮上通向睡舱的通道。礼查饭店是当时远东设备最现代化的豪华饭店之一:24小时供应热水、每间客房一部电话、中国最早的电梯之一、上海最早放映半有声电影(1908年)和有声电影(1913年12月29日)。礼查饭店的顶层大餐厅(孔雀大厅)十分宽敞豪华,可容纳500人就餐或跳舞。晚上,交响乐队在此演奏,晚上8点,穿得衣冠楚楚的客人来此进餐。“这时,你可以看到这个港口城市的大部分外国头面人物。”。
在19世纪和20世纪30年代,礼查饭店是世界各地的名人来到上海的钟爱的下榻地,他们的名单包括:英国爱丁堡公爵、美国南北战争中着名的五星上将、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将军(1879年入住礼查饭店410房间)、英国哲学家伯兰特·罗素(1920年)、科学家爱因斯坦(1922年)、喜剧大师卓别林(1931年、1936年)、《西行漫记》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