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购车(2/3)
和刘远签署了购车合同,收下了钱这笔交易就算达成了。刘远看到车来了,就和马迪告辞,带着齐家铭驾车离开了。
熙攘的街道上,一辆天蓝色轿车穿行而过。刘远很开心,这辆菲亚特比其他车型更加小巧。很有7-80年代的日系车的感觉,以他目前的体型非常合适。加上独特的外形设计,就像是开跑车。不到十分钟,就来到昨天来过的慎昌洋行。
由于昨天约好了,洋行的大班鲍勃和两个经理都在等着他。见面后一番寒暄,就行至洋行的会客室。落座之后,便开始了谈判。刘远主要目标是药品医疗器械、卫生用品、电气设备、建筑材料和部分机器,工程车辆。还有就是他们的仓储业务。双方谈论了两个多小时,最后达成协议租用慎昌的四个仓库,用来独立存放刘远购买的货物。总价值超过45万近50万美元的订单,要求交接一批结算一笔贷款。刘远还交了10万美元的订金,协议签署后拎着这次购买的一些特效药和医疗用品(慎昌洋行送的名义是样品)装了两个皮箱。就上车离开了,在路上刘远对齐家铭说:“昨天在酒席上,我发现杨营长情况不太好,应该是旧伤复发了。营地里估计也没有什么好药,你把这两箱东西带回去给汤军医。一会叫辆车去,回来时要是还早,就去车行学车去。”齐家铭回道:“是,有什么话要我带吗?”
“没有。”
很快就回到了国际饭店,刘远觉得买车是个无比正确的选择。节省了不少时间,在前台打了个电话叫了辆出租车。了解了一下上海滩在1921年,上海的出租车公司有24家,到1926年发展到51家。1928年,上海出租汽车业联合会成立,当时参加的46家出租汽车行,共拥有500余辆出租汽车,占到全市出租汽车的95。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这对上海工商业造成了严重创伤。此时,大部分车行经营亏损,很多公司不得不关门歇业。战争结束后,经济慢慢复苏,出租汽车行业也迅速恢复,甚至还一跃超过了战前的规模。1935年至抗战爆发几年间,是民国时期上海出租车汽车业的巅峰。当时,上海的出租车行业有4家公司经营十分出色,这4大公司分别是祥生、云飞、泰来和银色汽车公司。其中云飞、泰来是外商,而银色和祥生是华商。为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