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沉江最后的骄傲(2/3)
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告别赵经理,刘远回到了19楼的房间静静的靠在沙发上仔细思考,看来很有搞头。回到了空间农场训练了一会儿,望着空间内的这条大河,刘远想着能不能把船,开进河里如果可以的话,沉船行不行?收回来至少可以当废铁用。他想到就做打电话吩咐前台,把租界最近半年的报纸都找来中文,外文的都要。
租界里洋人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江阴海战自1937年8月16日江阴大战拉开序幕开始,直至1937年12月2日江阴防线失守,前后共历时108日。
江阴有长江下游水道最窄的一段江面。江阴县城北枕长江南岸,城外有黄山、君山两座山头陡立江边,形势险峻。在黄山脚下,中国海军设有电雷学校,开山凿洞;建有舰库以储存鱼雷、水雷、弹药。在黄山、萧山之上,建有要塞重炮之垒,装置有从德国购入的大炮。
在江阴江面,8月12日上午,在举行了最后一次升旗仪式后,以“通济”号练习舰为首、包括“大同”、“自强”巡洋舰、“德胜”、“威胜”水上飞机母舰等舰在内一起自沉入滔滔江水之中。江阴是日本舰队西入长江的一大障碍,也对西进的上海派遣军构成侧面的威胁,自上海开战以来,就遭到来自日军陆海空多军种的猛烈攻击。华国海军以第1、第2舰队主力全灭为代价,在江阴封锁线死守近三月,直至战役结束,日军始终未能达成循长江而上侧击上海前线的华国陆军侧翼的作战目的。
中国海军仅有的数艘新型巡洋舰“宁海”、“平海”、“逸仙”等先后沉没殉国。其他战舰多半缺乏防空武器,特别是长期为海军一级舰的“四海”——“海圻”、“海容”、“海筹”、“海琛”巡洋舰,在主力舰队毁沉之后,这批旧型的主力军舰因为防空火力贫弱,年久失修,且吃水过深不适用于内河作战,已经成为海军的累赘。
9月25日,陈司令在亲自巡视了搁浅的“平海”舰之后决心放弃这批军舰,9月25日夜,这四艘名舰进行了最后一次航行。在江阴封锁线后方集结完成之后,四艘军舰在凄凉的汽笛声中打开水门,静静地沉入长江,这夜,中国海军失去了自己的舰队。
民生号就是沉船之一,鬼子想要继续侵略中国,就必须适应内河作战的场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