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耕地(1/3)
朱清谷还说了小麦的选种。
种植的时候就要观察并且记录小麦的种种形状,比如说根、茎、叶、分蘖等等,还有穗粒数、千粒重……
基本上就是寻找籽粒大的,千粒重越高越好,这样的品种根系发达,抗旱又抗冻。
说完了小麦,朱清谷就以土豆为首要先说块茎类的植物。
说到了驯化。
先不论其他条件,如果很早期朝代的人去到了南美洲,得到了土豆,恐怕那个时候的土豆都没有被驯化,要适应我国的气候还改良。
“土豆来源于南美洲,最开始的土豆里面含有大量的生物碱,里面苦并且有毒,主要作为那里原住民的药物使用。”
“后来经过那里的原居民上千年来的种植和驯化,逐渐变成现在没有毒并且个大的样子。”
“土豆是怎么种植的呢?其实土豆是无性生殖,这么大一个块茎,只要切下一块就能够种下去。”
“也并不是说随随便便的种下去。”
“土豆可以在很多地方生长,但是也有自己喜欢的环境,如果想要得到高产的马铃薯,也要观察它所喜欢的土壤环境以及温湿度。”
“不同的品种抗虫害的能力不同,所以也要像之前说的什么环境就适合种什么水稻一般选择不同的品种。”
“在种植之前,也有不少的准备工作要做,要做好切块和催芽处理。”
天幕之下的明清两朝人疯狂的记录下来,明清之前的人虽然也没有马铃薯,但是也记录了下来,说不定某一天他们就能够得到土豆呢?
朱清谷是把土豆种植的一些注意事项以文字的形态呈现出来。
比如说要均匀晾晒土豆两天左右,等到土豆块呈现一定程度的成熟度的时候就要切块,而切下来的块要保证每一块都要有一个健壮的芽眼等等。
除了土豆的,还说了红薯、玉米的选种以及种植等等。
天幕之下不知道多少人看着那可望而不可即的粮食流口水。
“此等粮食,真是让人眼馋!”就连李世民看着上面一个一个又大又圆的块茎物都想要尝一尝是什么味道。
朱元璋亦是说道,“一定要得到那些叫做红薯的东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