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包肉的制作方法与食材(4/6)
的肉片太厚,有的又太薄。在腌制肉片时,他把握不好盐和料酒的用量,不是太咸就是料酒味太重。炸肉的时候更是状况百出,由于对油温没有准确的判断,他放入肉片时,油溅得到处都是,吓得他差点扔掉手中的筷子。而且,他炸出的肉片有的外皮焦了,有的却还没有熟透。调汁的时候,他也不太能掌握好醋和糖的比例,做出的料汁不是太酸就是太甜。
但是书源并没有气馁,他想起母亲做锅包肉时的样子,就充满了动力。他不断地尝试,一次又一次地练习。慢慢地,他切肉片的技术越来越熟练,腌制肉片时也能准确地把握调料的用量,炸肉时对油温的控制也越来越精准。调汁的时候,他通过不断地品尝和调整,终于能调出那恰到好处的酸甜味道。
书源的锅包肉制作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他的这一技能在学校里也派上了用场。在学校的一次美食文化节上,每个同学都要带一道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书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锅包肉。
他提前精心准备食材,在活动当天,信心满满地开始制作锅包肉。同学们都围在他的周围,好奇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书源熟练地切肉、腌制、调淀粉糊、炸肉、调汁,最后翻炒均匀。当那盘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锅包肉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同学们都发出了惊叹声。他们纷纷拿起筷子品尝,那酥脆的外皮、鲜嫩的肉,再加上酸甜可口的味道,让同学们赞不绝口。一个同学说:“书源,你做的锅包肉简直比饭店里的还好吃!”书源听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他为自己能够将家乡的美食分享给同学们而感到自豪。
大学毕业后,书源离开了家乡,去了一个大城市打拼。在那个繁华而忙碌的城市里,他常常想念家乡的锅包肉。城市里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餐厅,也有卖锅包肉的,但他总觉得那些锅包肉缺少了家乡的味道。
有一次,书源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大的压力,他感到非常疲惫和沮丧。下班后,他路过一家东北菜馆,看到招牌上的锅包肉,便走了进去。他点了一份锅包肉,当那熟悉的味道在口中散开时,他仿佛回到了家乡,回到了那个充满温暖的家。那一刻,锅包肉就像一把打开他思乡之情的钥匙,让他的眼眶湿润了。
受到这次经历的启发,书源决定自己在出租屋里做锅包肉。他从市场上买来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