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骨头的做法与配料(4/6)
,当他把自己做的酱骨头端上桌时,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家人说:“爸妈,我第一次做,可能不太好。”爸爸妈妈却没有责备他,反而鼓励他。妈妈说:“源儿啊,第一次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这做饭啊,就得多练。”书源听了,心里暖暖的,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酱骨头做好。
从那以后,书源只要有时间就会练习制作酱骨头。他不断地总结经验,慢慢地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他学会了如何准确地把握浸泡的时间,如何控制火候来炒香料,如何根据猪骨的数量和水的多少来调整调料的用量。
在书源十五岁那年,学校组织了一场厨艺大赛。书源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他决定用酱骨头这道家乡菜来展现自己的厨艺。
比赛那天,书源信心满满地来到了赛场。他准备了新鲜的猪骨和各种调料。他先把猪骨处理得干干净净,每一个步骤都做得非常细致。他熟练地炒着香料,那手法已经有了几分专业厨师的样子。当他把猪骨放入锅中炖煮时,那浓郁的香味立刻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
评委们品尝了书源的酱骨头后,都纷纷点头称赞。一位评委说:“这酱骨头炖得火候恰到好处,肉很软糯,而且酱香浓郁,味道很正宗。”最终,书源在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当他拿着奖状回到家时,爸爸妈妈都为他感到骄傲。
随着年龄的增长,书源离开了家乡,到城市里去读书。在城市里的生活充满了新鲜和挑战,但他始终忘不了家乡的酱骨头。
有一次,书源在学校的食堂里吃饭,他看到菜单上有酱骨头这道菜。他满怀期待地买了一份,可是当他吃到嘴里的时候,却大失所望。食堂里的酱骨头虽然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但口感和味道都与家乡的相差甚远。肉炖得不够烂,酱香也不够浓郁,而且调料的味道似乎有些杂乱。那一刻,书源更加想念爸爸做的酱骨头了。
他回到宿舍后,给家里打了个电话。他在电话里对爸爸说:“爸,我今天在学校食堂吃了酱骨头,可难吃了,我特别想你做的酱骨头。”爸爸在电话那头笑着说:“源儿啊,等你放假回家,爸爸给你做。”
放假回到家后,书源一进门就闻到了熟悉的酱骨头的香味。爸爸早就准备好了酱骨头,等着他回来。书源坐在餐桌前,拿起一块酱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