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长沙三年发展规划(2/3)
家底。
第三块就是关于长沙的建设,徐靖要求长沙城市管理水平需要逐步提升,第一年城市道路完成规整,第二年长沙城外道路实现规整,第三年长沙全辖道路实现规整翻修,务必在三年内解决道路问题,同时徐靖提出经典理论:“要想富先修路!”除此之外,要积极改善城内卫生环境,潘璋带领的“城管大队”尤为重要,需要组织好人手在第一年的时间通过清理,设置垃圾投放点等实现全城范围街道整洁无垃圾,必要时可以将乱扔垃圾罚款写进律法中。第二年到第三年要实现长沙全辖范围的卫生条件优化。其他的基建项目视情况而定,推行顺利则添加部分基建项目。
第四块就是人才引进了。徐靖决定发布招贤令,不拘一格取用人才,这也是和徐庶等人商量了很久的,为了安抚世家,徐靖也是做出了妥协,世家人才可以只进行一轮考核,而其他人则需要进行两轮的考核才可以录用,没办法,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持他跟世家直接翻脸。
另外年底将举行长沙第一届象棋棋王争霸赛,消息会随着象棋的售卖一起向大江南北传送,希望能够通过这个比赛,吸引一些人才到长沙来。如果举办顺利,下阶段将每年发起一次棋王争霸赛。同时让太史慈和徐盛按照棋王争霸赛的模式思考能够吸引武将前来的活动。
第五块就是流民收纳和安顿,通过流民的收纳大力发展农业,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与朝臣书》中曾提到:“江表惟闻长沙名,有好米,上风炊之,五里闻香。”可见长沙的水稻种植在当时已有相当的名气。可以看得出,长沙作为着名的鱼米之乡也非浪得虚名,所以徐靖打算做实这个名头,大力发展农业,在收纳流民的基础上,降低农业赋税,直接降到一成半的农业赋税,这也是让下属担忧会不会导致军队用粮不足,徐靖耐心的解释到:“只要政策落实的好,农民种植积极性就会高,产量自然会高上来,产量高了,赋税自然就高了,前期粮草不够的话也可以通过买粮来实现开支平衡,但是底线就是让老百姓丰衣足食。”
听到徐靖这么说,众文武也是没有反驳的余地了,同时也是感叹他们主公的宅心仁厚,这才是真正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啊,不像他们以前见到的那些人,虚伪!
徐靖要求三年后长沙的粮食产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