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教育拓展,育大明之栋梁材(2/4)
你所请,朕会下旨让各地官府配合你办学之事,你放手去做便是。”
得了旨意,杨英豪立刻行动起来。他先是组织了一批专人,分赴各地去寻找合适的办学场地,同时张贴告示,广招有意投身教育的学子和告老还乡的官员来报名参与师资选拔。
在一处县城,当地官员带着杨英豪派去的人查看一处闲置许久的庙宇,庙宇虽略显破败,但空间宽敞,稍加修缮便能作为学堂使用。杨英豪得知情况后,亲自前来查看,对随行之人说道:“此地甚佳,咱们尽快安排工匠进行修缮,争取早日让这学府开办起来,让周边的孩童能有个读书的地方。”
而师资选拔这边,报名之人众多,杨英豪又请了数位德高望重的大儒作为考官,对应试者进行严格的考核,不仅考学识,更注重品德和育人之心。有一位年轻的秀才,虽学问稍欠火候,但言辞恳切,表达了自己对教育的满腔热忱以及想让家乡子弟改变命运的决心,考官们商议后,觉得此人可培养,便也将他纳入了师资队伍之中,准备后续进行集中培训。
经过数月的筹备,第一批新学府在各地陆续建成开学。杨英豪不辞辛劳,亲自前往各地参加开学典礼,为学子们加油鼓劲。在一座新学府的开学典礼上,杨英豪站在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张张稚嫩却充满朝气的面孔,高声说道:“诸位学子,今日你们踏入这学府之门,便踏上了求知的光明大道,望你们能勤奋刻苦,学那经史子集,明那世间道理,日后或入朝为官,为百姓谋福祉,或在乡里,用所学知识造福一方,都要做那对大明有用之人啊!”
学子们齐声高呼:“谨遵殿下教诲!”
随着各地学府的开办,杨英豪又开始着手统一教学内容和规范教学方法。他组织编写了一套通用的教材,这套教材在传统的儒家经典基础上,融入了算学、天文地理、农桑水利等实用知识,让学子们能学到更为全面且贴合实际的学问。
在教学方法上,杨英豪提倡启发式教学,鼓励先生们引导学子主动思考,多提问、多讨论,不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他还设立了定期的教学交流活动,让各地的先生们能汇聚一堂,分享教学心得,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然而,教育拓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阻碍。一些守旧的文人觉得在教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