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乘胜奋进,再谋新篇(2/4)
。工部的官员们提出了几种方案,朱祁钰仔细斟酌后,决定采用从北方几个盛产皮毛、棉花之地统一采买,再由朝廷组织运力运往边境的办法,既能保证物资的质量,又能较快地送达。
在海外贸易这边,出海的船队终于传来了好消息。负责船队的陈指挥使派人快马加鞭送回消息,说船队顺利抵达了南洋的几个富庶国家,当地的商人对大明的丝绸、瓷器等货物十分感兴趣,交易进行得很顺利,换回了大量的香料、珠宝以及一些稀奇古怪却颇具价值的玩意儿,而且还与当地的一些国家初步达成了长期贸易合作的意向。
朱祁钰听闻后大喜,立刻在朝堂上把这个好消息告知了众人,朝堂上顿时一片喜庆之色。皇帝朱瞻基也龙颜大悦,说道:“钰儿此举当真为我大明开了个好头啊,这海外贸易前景广阔,往后可要继续好好经营才是。”
朱祁钰趁机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咱们可以在沿海几个城市设立专门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规范贸易秩序,同时培养更多熟悉海外事务的人才,如此一来,这海外贸易便能更加蓬勃地发展了。”
朱瞻基点头称赞道:“钰儿考虑得周全,此事便交由你和户部、礼部等相关部门一同去操办吧,务必要办得妥妥当当。”
随着朱祁钰在军政、经济等方面不断取得成绩,他在朝中的威望也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主动向他靠拢,就连一些原本中立的大臣,也对他颇为赞赏,时常与他交流治国理政的想法。
可这也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其中一位叫赵御史的官员,仗着自己曾有恩于皇帝朱瞻基,便在朝堂上弹劾朱祁钰,说他权势过重,有结党营私之嫌,还说那海外贸易所得的钱财不知去向,怕是被朱祁钰中饱私囊了。
朱祁钰听闻后,心中恼怒,可还是强压着怒火,在朝堂上恭敬地说道:“父皇,儿臣向来行事光明磊落,那海外贸易所得的钱财都有详细账目,每一笔都入了国库,何来中饱私囊之说?至于说儿臣权势过重,儿臣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能更好地为大明效力,况且儿臣一直都谨遵父皇教诲,不敢有丝毫逾矩啊。”
朱瞻基看着赵御史说道:“赵爱卿,你弹劾钰儿,可有真凭实据?若是无凭无据,可莫要胡乱猜忌,坏了朝堂的和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