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设置太子司议郎(2/4)
“杜夫子留步!”
太子洗马狂奔而来,袍角沾着《昭明文选》的墨渍:
“殿下正在讲《孝经》,说”
“讲经?”
杜正伦冷笑,抬脚踹开崇文馆朱漆门。
檀香混着墨臭扑面而来,李治正与侍读围坐,案头却压着《征辽漕运图》。
“殿下可知今日为何设司议郎?”
他将牙牌拍在《贞观律》扉页,震落案头柳絮。
李治手中的狼毫悬在 “民为邦本” 四字上方。杜正伦袖口的鞭痕还渗着脓血 , 那是梅凉心衙役的杰作。
“夫子请上座。”
他推开《征辽策》,玄色袍角扫过满地《礼记》残卷:
“稚奴恭听教诲。”
更漏声里,杜正伦展开浸透泥浆的灵口账簿。
“单身税、活人税、连茅厕出恭都要纳 " 五谷轮回钱 "。”
他的指节叩击纸页,每一声都像灵口百姓的哀号,
“这些条目,恰在殿下批注 " 轻徭薄赋 " 后的第七日。”
烛火将杜正伦的影子投在蟠龙柱上,恍若魏征持笏而立。
李治盯着账簿上晕开的水渍 ,那是张瑜妻子投井前,泪水在状纸上烙下的印记。
“夫子说该如何?”
他突然起身,冕旒撞翻烛台:“阿耶执意征高句丽,可灵口的”
“停战事!清吏治!”
杜正伦扯开衣襟,胸口箭疤狰狞如裂帛 , 那是随李积平刘黑闼时,突厥利箭留下的印记:
“当年玄武门之变,陛下为何能执牛耳?”
他抓起案头獬豸牙牌刺入掌心,
“靠的是 " 水能载舟 " 四字!”
次日早朝,丹墀下李治捧着《赈灾疏》的手微微发颤。
杜正伦的谏言墨迹未干,在朝阳下泛着铁锈色。
“儿臣恳请将征辽粮草\"”
他话音未落,李世民已抓起奏疏,龙袍扫落案头《太子六傅箴》。
“好个杜正伦!”
皇帝的笑声混着铜漏滴答:
“竟敢教太子驳朕旨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