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炮研制成功(2/6)
所以,每一次的射击之后,炮弹射出的距离,炮管冷却的时间都要和火药多少记录下来,作为实验的数据。
朱十八用漏斗将火药从炮口倒入炮管,然后在引火孔将引线插好,用木头制作的推杆插入炮口,慢慢的把火药压实,再把炮弹从炮口放置进去。
将这些做好之后,朱十八从钢板制作的隔音罩里面走出来,向附近的沈云峰、沈松、田虎以及柏有志等人点头示意:已经准备好。
沈云峰于是下令点火。身边的人都和沈云峰一样,感到一阵阵的激动,为了这一炮,他们已经忙活了快两年的准备工作,就看这一炮能不能打响了。
朱十八点燃火折子,从隔音罩旁边留下的点火孔伸进去,将引线点燃,然后迅速到了侧后方用泥沙堆积的掩体后面。
引线的长度做了延长,为了有时间让炮手躲到安全距离。
几十秒时间很短,但对参与实验的人来说,其实是十分漫长,多少时间,多少力量投入的准备,成,则未来可期,不成,则又要重新设计,又不知道要上几年。
“嘭”一声巨响,侧面观察哨可以看见炮管口喷出火焰,炮弹虚影从炮口飞出去,隔音罩似乎都抖动了一下,远处山崖上跟着就响起一声,肉眼可见炮弹击打在山崖上,岩石飞溅起来。
参与实验的人都欢呼的从掩体后面冲出来,沈云峰喃喃的说:“成功了,成功了,我们有炮了。”
柏有志则来不及欢呼,他拿起一张纸走向炮口,将纸张塞进膛壁,看看能不能被膛壁的温度点燃,因为没有好的测试温度的方法,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测试。
然后,戴着手套用铁条伸进炮管,按压膛壁,看看发射后膛壁的硬度如何。
反复的试验并记录,观察炮管温度的下降趋势。
沈松则观察后坐力情况,固定方式是否要改进。
沈涛涛则观察铸管和内芯无缝钢管有没有因为发射时的震动造成分离产生缝隙,尾部铸造处有没有破裂等。
朱十八则和人一起丈量炮弹的射击距离、射击精度以及对山崖的破坏程度。
经过一番仔细的检查,炮管丝毫无损,经受了第一射,但支架要有改进,后坐力还是挺大的,原先用两块钢板打造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